西藏的睡梦瑜伽

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美妆 > 瑜珈 > 西藏的睡梦瑜伽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530553
作者:丹增旺杰 著,向红笳,姜秀荣 译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西藏苯教和佛教瑜伽的修习指导手册。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不论我们做什么,是有功德的还是无功德的,也不论我们是凶手还是圣徒,是僧人还是无拘无束之人,我们的终结都是相同的。我们都会闭上双眼,进入黑暗之中。尽管我们所熟知的“我”渐渐消失,但我们都会毫不畏惧地合上双眼。每个夜晚,我们都会置身于*深奥的神秘之中,体验着一种又一种不同的经历,在失去自我后再次发现自我。本书旨在引导人们利用这个时间修行,让我们一生中的每时每刻不断培养更大的觉识。  
内容简介
当我们修行睡梦瑜伽时,我们就成为那悠久传统的一部分。几百年来,与我们一样,世间男女都进行着同样的修习,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与心障,也同样受益匪浅。众多高僧大德和杰出的瑜伽师都把睡梦瑜伽作为他们主要的修行。通过这样的修习,他们最终获得圆满。他们为教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并通过这些教法把修行的成果传递给我们,他们是我们的精神祖先。回忆这段历史,铭记他们,将会激发我们对睡梦瑜伽的信念及对教法的感激之情。
本书旨在通过修行让我们在一生中每时每刻不断培养更大的觉识。
目  录
鸣谢
前言
引言
接受教法
第一章 梦的本质
1.梦与现实
2.体验是如何产生的
3.精进身
4.概述:梦的产生
5.来自《母续》的形象
第二章 梦的类型与用途
1.三种梦
2.梦的用途
3.断修的发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梦的本质
1.梦境与现实
不论记得与否,我们都会做梦。从生到死,梦境一直伴随着我们。每晚,我们会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似乎是普通的自己或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我们会遇到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健在的或是离世的人。我们可以飞行,遇到非人类的生灵,有一些欢愉的体验。我们会开怀大笑,会哭泣或惊恐万状,也会兴高采烈或转生。然而,我们普遍很少关注这些不同寻常的体验。许多学习教法的西方人同样如此,因为他们对梦的理解是以心理学为依据的。后来,当他们对在其精神生活中使用梦愈发产生兴趣之时,他们通常侧重梦的内容及含义。他们对梦自身的特质鲜有研究,即便进行研究,也往往研究那些神秘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强调的是我们生存的全部,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梦中生活。
梦修习的第一步相当简单:要承认梦对精神之旅具有巨大的潜能。人们通常认为梦是“不真实的”,与“真实”的清醒生活相反。其实,没有什么比梦更真实的了。一旦明白了我们平常的清醒生活与梦一样都是不真实的,我们就能理解上述说法。随后就会进一步理解梦瑜伽不但适用于所有的体验,也适用于白天和夜晚所做的梦。
2.体验是如何产生的
无明
我们所有的体验,包括梦境,均源自无明。在西方,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诧异的观点。因此,让我们首先解释一下无明的含义。西藏传统把无明分为两种:天生无明和文化无明。天生无明是轮回的基础,是普通众生的特定特征。无明是对我们的真实本性和世界的真实本性的无知,它会导致陷入二元论①的迷惑之中。
二元论把极性和二峻式②具体化了。它把体验的完整统一性分为非此即彼,对与错,你和我。以这些概念上的划分为基础,我们产生了以贪和嗔为表现形式的偏好及习惯性的反应。这种反应使我们最大限度地认同自己。我们要这个而不要那个;信仰这个而不信仰那个;尊敬这个而鄙视那个。我们渴望欢愉、舒适、财富和名誉,竭尽全力避开痛苦、贫穷、耻辱与不适之感。我们为自己或我们所爱之人的欲而想得到这些东西,而对他人漠不关心。我们想要获得与我们现有体验完全不同的体验,或者我们想要固守一种体验,并避开将会导致终结的不可避免的变化。
另一种无明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它以贪欲和嗔恚的形式出现。嗔恚在一种文化中已被制度化和模式化从而进人了价值体系当中。
书摘插画
插图

 西藏的睡梦瑜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