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圖書 > 文学 >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 版 次:1
  • 页 数:307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9868271159
作者:錢文忠 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内容简介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是《弟子規》的總敘,開宗明義道出了全書的主旨。如果說《三字經》偏重於知識,那麼《弟子規》偏重的則是規矩;如果說《三字經》是意在傳授「文化」,那麼《弟子規》看重的更多是「文明」。
  現代的孩子獲取知識的管道很多,但他們卻不怎麼懂規矩、不怎麼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知識和規矩的失衡,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許多麻煩和困難。《弟子規》這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書,卻蘊含了為人處世該恪守的原則;透過規範生活中的言行,塑造一個人的良好品格,為《三字經》之外,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另一重要讀本。近年《弟子規》「熱」了起來,成為學校的教材,甚至是企業員工培訓的讀本,足見這本小書所具備的現代意義與價值。
  本書以錢文忠在「百家講壇」的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全書共二十二講。錢文忠在解讀《弟子規》的過程中,列舉許多實例和趣味性的典故,並以現代人的思維,告訴父母如何把古人的智慧,適切的套用於孩子的德行教育上。
  本書特色
作者简介

  錢文忠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纂委員會委員。一九八四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開始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上世紀八○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歷史文化學系,師從著名印度學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學家L. Schmithausen教授、著名伊朗學家R.E.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
  錢文忠的代表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遊記》、《巴利文講稿》、《醫聖李時珍》、《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譯)、《唐代密宗》、《道、學、政》;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餘種,發表各類文章近三百篇。
  二○○七年,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力推錢文忠主講《玄奘西遊記》,二○○八年,主講《李時珍》。二○○九年春節時主講的《三字經》,造成極大轟動,並引發一股讀經的風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九講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弟子規》在講完了穿衣應該注意的細節後,接著告訴孩子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矩。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這也正是今天的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那麼,古人所說的飲食習慣是指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弟子規》中有哪些規定?在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問題上,父母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弟子規》講:「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於喝的、吃的,不要挑三揀四,「食適可」,食夠量就可以,「勿過則」,不要過分。這是根據《論語.學而》的君子食無求飽講的。《論語》裡講的君子食無求飽的字面意思,是君子吃夠就行了,不要撐著,實際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要適可,不要過則。《弟子規》接著《論語》往下講,這就牽涉到我們對傳統飲食觀的一些認識。
  我們也許會提出疑問,《論語》裡邊記載孔子的態度好像不太一樣,他對大家說,君子食無求飽,你們夠吃就行了,但自己卻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割不正不食」。孔子怎麼自己很講究啊?《論語.鄉黨》裡講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一段話講的是什麼呢?
  孔子講的是祭祀時候的規矩,我們在祭祖先、祭宗廟的時候,應該以這種態度,而不是講自己平時吃的應該是這樣。
  孔子實際上是那種對飲食不過分講究的人,《論語.雍也》記載:「賢哉,回也。」就是說顏回非常賢良,身居陋巷,有一小笸籮飯,有一瓢水,他都覺得很快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不是一個對飲食挑挑揀揀的人。
  古人非常注意觀察一個人的吃相。你吃東西的時候,能夠反映出你的修養,反映出你的家教。這個人明明在開會,他卻說這個人吃相很不好,在南方話裡,說這個人吃相很不好,是指這個人沒教養,慢慢把吃飯等同於教養,而不局限於吃飯。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