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会史文选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中国新闻社会史文选

  • 版 次:1
  • 页 数:557
  • 字 数:74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2175704
作者:李彬 主编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编辑推荐
前言
  本书初衷在于为新闻学子和新闻记者提供一部原典或经典的专业读本,类似文学专业的“作品选”、“文论选”等。说起来,新闻史与文学史都不离两类研究,一类是专著,如刘勰的《文心雕龙》; 一类是文选,如《昭明文选》。如果说专著相当于人的骨骼,那么文选就好比人的血肉,至于贯穿其中的思想则恰似人的生命或灵魂。
  若以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海闲话》一书里的长文——《上海报业小史》(姚公鹤)为起点,中国新闻史研究已逾90年历史,即使从1927年戈公振先生的开山之作《中国报学史》算起,这门学科也走过了80余年的历程。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代新闻史学者孜孜探求,默默耕耘,使这片学术园地日益成为新闻学的大后方和根据地,为整个学科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中国新闻史研究更是取得一系列突出进展,涌现一大批厚重之作,不仅得到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嘉许,而且也引起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关注。以新闻研究**荣誉奖“吴玉章新闻奖”为例,获奖著述多半为中国新闻史方面的成果。
  当然,中国新闻史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也不平衡。以高校的教学为例,新闻史专著就远远多于新闻史文选,据说仅仅冠名“中国新闻史”的教科书就不下百部。与此相对,学生急需的“文选”却极度匮乏,根本无法满足莘莘学子和芸芸读者的需求。大略统计一下,目前的新闻史文选真是屈指可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参考资料》(1981);
  方汉奇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1982);
  谷长岭、俞家庆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1987);
  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1987);
  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文选》(1998);
  ……
  这些文选虽为当时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产生了积极效果,然而,随着学科发展和时代变迁,其中的遗憾也越来越凸显,大略说来有三点。其一,所选文本基本截止于新中国成立,此后近60年的发展往往付之阙如; 其二,选材的范围比较单一,多以报业为主,既缺乏其他新闻媒体内容,也较少涉及相关社会背景,对当今的学子和读者来说未免陈旧,难覆所用; 其三,这些著述也早已脱销,无处寻觅。所以,不管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方面讲,还是从满足读者现实需求的角度看,重新编选一部中国新闻史文选都可谓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一部中国新闻社会史的经典文献,具有学术研究和教学参考价值;又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集萃,内容生动,体裁多样,写作上乘,具有新闻传播与写作方面的借鉴意义。其中涉及古代典籍中有关新闻与评论的精彩篇章、近代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章以及堪称新闻典范的杰出作品。
作者简介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主要著述:《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全球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社会史》等。
目  录
春秋左传·长勺之战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吕氏春秋·察传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世说新语·四则刘义庆
经纬集·读开元杂报孙樵
南楚新闻·一则尉迟枢
《东京梦华录》序孟元老
海陵集·论禁小报(节选)周麟之
谕中原檄宋濂
明季北略·丙寅五月初六纪异计六奇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传教歌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吕氏春秋·察传 吕不韦
  【题解】《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政治家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著作,又名《吕览》,成书于秦王正八年(前239年)。它以道家思想为主,取其顺应客观的思想,去其消极避世的成分,兼采儒、墨、法、兵及阴阳家之长,意在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和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体系,属于杂家的代表作。其中保存了许多逸闻,具有史学价值或新闻价值。《察传》一篇讲述“辨察传言”的问题,主张“疑似必察”,对新闻传播颇有启发。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

 中国新闻社会史文选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