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丛书系列——大众文化与自我认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博雅丛书系列——大众文化与自我认同

  • 版 次:1
  • 页 数:316
  • 字 数:260000
  • 印刷时间:2005年12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9244563
作者:孟鸣岐 著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内容简介
  理性从思想解放开始,但因为普遍性的一致性要求而成为消除差异的霸权话语,从而窒息了文化的活力。现代性不承认特殊性,因而使许多民族文化出现了认同危机;譬如,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华民族仍然有“被开除球籍”的忧虑。目前,我们需要某种理智,协调各种差异的因素,从而实现差异共存、共生的合理性。后现代主义就是要消除超越特殊存在的一元论的努力,因为各种特殊视角为了独占普遍真理的地位而造成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现代性是要消灭差异,而后现代性则要求包容差异。如果说现代性是通过消灭差异而实现同一,那么后现代性无非是通过包容差异而实现共存的统一,这类似于中国古代所说的“和而不同”。譬如,在现代性语境中,女权主义的口号是:男人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在后现代性语境中,新女权主义的口号是:男女都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女人能做的事情,男人未必能做。再有,在现代性语境中,世界历史似乎是人类各民族通过单一的道路而进步的过程;在后现代性语境中,人类的历史是各民族文化之问通过对话而都有自己独特演化的过程。现代性的话语是对与错,而后现代性话语是对话与妥协。
然而,后现代主义往往以话语竞争替代真理的追求,因此,它是无原则的学说。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接受所谓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挑战,重新思考现代性及其人类的认同问题,为这些问题寻找新的、有原则立场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说明。
我们已经知道,大众文化是现代性认同危机的集中体现,因此大众文化研究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的重要途径。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体现着现代社会的矛盾和危机。认同危机是这种社会矛盾与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
作者简介
孟鸣歧,1966年1月出生,山东沂水人。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过合著多部,主要有:《历史 理解 意义——历史诠释学》、《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哲学基础》等,译着《来自上层的革命——苏
目  录
总序

导论:我是谁?——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叩问
 一 问题的提出:关注文化就是关注人自己
 二 建构论视角下的大众文化研究
 三 大众文化与人的自我存在
 四 大众文化与三种社会身份
 五 自我认同的新空间与新机制
 六 作为意识形态和媒介权力的大众文化
 七 结论: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品格的文化形态
第1章 什么是大众文化
 一 已有界定的考察
 二 两个基本前提
 三 四个必要条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什么是大众文化
说到大众文化,时下的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因而,大众文化的含义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的确,大众文化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电影、电视、广告、时装、流行音乐、旅游、建筑等等,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都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现象显然并不陌生。但是,感觉到的东西并不等于理解,而理解了的才能更深刻地感知,如黑格尔所言,熟知并不就是真知。因此,要准确地界定大众文化的内涵并非易事。托尼·贝内特(Tony Bennet)就认为,由于大众文化一词使用的场合各不相同,所以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探讨领域、理论定义和分析焦点,所以,给大众文化下定义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为一锅煮的、似是而非的、相互矛盾的定义反而容易产生误导,把人带入理论上的死胡同。
  ……

 博雅丛书系列——大众文化与自我认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