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产业发展: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7)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区域经济 > 信息化与产业发展: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7)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3月01日
  • 开 本:18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13051370
作者:王贻志 等主编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内容简介
本报告由当代上海研究所组织所内外研究人员,按照世界银行年度报告的规范和风格,编写完成的关于长江三角洲年度发展的报告。报告以“信息化与产业发展”为主题,依据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发展指标,辅以精心制作的图表,重点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信息化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以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行客观的描述、精到的解析,并提出有引导价值的建议和改进政策。
目  录
前言
专栏、案例、图表目录
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1.1 总体建设水平
1.2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3 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1.4 功能型服务设施建设
1.5 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状况比较
第二章 信息化应用
2.1 电子政务
2.2 电子商务
2.3 企业信息化
第三章 信息产业发展
3.1 信息产业构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按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迈向“信息社会”不可逾越的发展环节。我国是信息化后发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是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信息化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集中投资搭建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是过去10年中这一地区城市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个别城市在少数领域甚至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现有水平,这为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信息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基础设施已能基本满足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各领域中较高水平上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具备了进入“信息社会”的基础条件。同时,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海光缆登陆地和通信枢纽的地位也已初步形成。
目前的问题,是信息化应用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相称,设施运行的经济性低于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但从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经验看,在信息化迅速拓展的时期,通信管线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常常会滞后于发展的需求。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迅速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处理好超前性和经济性的问题。
……
书摘插画
插图

 信息化与产业发展: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7)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