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蓝色国土 中国的海洋灾难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生态环境 > 55.蓝色国土 中国的海洋灾难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6382357
  • 丛书名:蓝色国土
作者:陈超编写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中国的领海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周边海域及国际法承认的周边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又被称为蓝色国土,是每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统称。陈超编写的《海洋灾难(蓝色国土)》带给你的,不仅有知识和快乐,还有更多的感悟与回想、精神与创造。

 
内容简介

     陈超编写的《海洋灾难(蓝色国土)》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民族之一。远古时期,就有“乘桴浮于海上”的记载,春秋时齐人得东海“渔盐之利”,后来又有以中国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灾难(蓝色国土)》从海洋的价值、新型能源可燃冰、海洋健康品开发、海洋深度开发、未来海洋技术等方便展现海洋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目  录
白色恐怖——海冰
  认识海冰
  中国的海冰灾难
  海冰克星——破冰船
红色幽灵——赤潮
  认识赤潮
  沿海国家和地区发生的赤潮灾害
  中国的赤潮灾难记录
  赤潮与海洋环境保护
怒吼的巨浪——海啸
  认识海啸
  中国的海啸事件及抵御对策
  海啸避灾小常识
海洋魔王——风暴潮
  认识风暴潮
  风暴潮的历史灾难
  中国的风暴潮灾难及其赈救
大海无风三尺浪——灾害性海浪
  认识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在中国的“恶行”
  中国抵御灾害性海浪的措施
其他海洋灾难
  溢油事件
  海岸侵蚀敲响警钟
  烟雾迷蒙也是害——海雾
近年来中国海洋灾难
  风暴潮
  台风浪
  赤潮
  海冰
  溢油
前  言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领土,除广袤的大陆外,还有6500多个岛屿,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濒临太平洋有长达18 000千米绵长曲折的海岸线。
中国的领海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周边海域及国际法承认的周边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海洋国土,又被称为蓝色国土,是每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统称。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民族之一。远古时期,就有“乘桴浮于海上”的记载,春秋时齐人得东海“渔盐之利”,后来又有以中国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朝前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岸,比欧洲的哥伦布还早87年。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无疑位于世界前列。历史上,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但是漫长的农耕社会传统束缚了国人的思想,中国长期以来把活动重心局限在陆地,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中国人海洋意识落后了。明清时期又施行闭关锁国政策,终于招致了1864年鸦片战争的惨败。从中英“南京条约”开始,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开始了百年之久的丧权辱国的噩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飞跃,海洋意识空前高涨,中国人的目光开始关注海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形成的咸水冰,也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冰山和冰岛)、河冰及湖冰。最初形成的海冰是针状的或薄片状的,随后聚集和凝结,并在风力、海流、海浪和潮汐的作用下,互相堆叠而形成重叠冰和堆积冰。咸水冰是固体冰和卤水(包括一些盐类结晶体)等组成的混合物,其盐度比海水低2‰~10‰,物理性质不同于淡水冰。海冰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冰龄。通常新冰比老冰的抗压强度大,低盐度的海冰比高盐度的海冰抗压强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坚硬。在一般情况下,海冰的坚固程度约为淡水冰的75%,人在5厘米厚的河冰上面可以安全行走,而在海冰上面安全行走则至少要有7厘米厚的冰。当然,冰的温度愈低,抗压强度也愈大。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时期,为解救船只,空军曾在60厘米厚的堆积冰层上投放30千克炸药,结果仍没有炸破冰层。
一般情况下,海冰都浮于海面,形状规则的海冰露出水面的高度为总厚度的1/10~1/7,尖顶冰露出的高度达总厚度的1/4~1/3。海冰反射率为0.5~0.7,抗压强度约为淡水冰的3/4。海冰能像木板一样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因为海冰的比重比海水轻。同体积的海水结成海冰时体积会增大,同时也会结晶析出盐分,使海冰的比重轻于海水,从而海冰能浮在海面上,因此得名“浮冰”。
海冰的形成我们都知道海水不易结冰,淡水的冰点是0℃。海水是咸的,因为含有食盐等盐类,所以其冰点低于淡水,而且冰点随着含盐量(盐度)增大而降低,这是海水不易结冰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低于淡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4℃,并且随着盐度增大而降低。冬天的时候淡水缸不能放在外面,而咸菜缸却可以,就是这个道理。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二是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三是水中有杂质凝结核,如悬浮微粒、雪花等。寒潮天气,大风搅拌,海面散失热量,海水冷却,海温降低,密度变大,比重也变大,海面产生下沉现象。这时,下层海水比重相对小,会上升到表层。因为海洋中的海水盐度一般大于25‰,海水温度达到冰点,也正是接近密度最大时的温度,表层海水与下层海水又发生下沉上升、垂直对流运动,海水再一次冷却。这种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整个下沉上升水层密度均一稳定才开始结冰。海水达到冰点,先产生冰晶,海面平静无风浪,冰晶互相冻结在一起形成一薄层像牛皮状的冰壳——冰皮;海面在多数情况下,是有风浪的,尽管气温下降,冰晶不断增多,但并不易冻结在一起,甚至冻结在一起的冰晶也易被拆散。冰晶互相聚积在一起,好像冰激凌一样,表面平滑像油脂,叫做油脂状冰。气温下降,油脂状冰冻结,但由于波浪运动,刚冻结的油脂状冰发生破裂,边缘互相碰撞,形成似莲叶状的冰块,叫做莲叶冰。
冰皮、莲叶冰都能冻结成厚冰,扩大覆盖海面面积,封锁海湾、港口,从而阻碍海上船只的通航,推倒海洋工程建筑等。例如,1969年的渤海特大冰封,导致了数百艘舰船不能自由进出渤海港口,并推倒了石油平台。渤海海冰是当年生成当年融化的一年冰,1969年特大冰封时冰厚最大为0.8米。

 55.蓝色国土 中国的海洋灾难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