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著栽培技术(修订版)本书总印数已达11万册以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林业 > 园艺 > 甘著栽培技术(修订版)本书总印数已达11万册以上

  • 版 次:1
  • 页 数:114
  • 字 数:83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6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235905
作者:袁宝忠 编著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袁宝忠研究员编著。初版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此次修订,重点是对所介绍品种补充更新。修订后内容包括:我国甘薯生产概况、甘薯的形态特征、分布与生长、育苗、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藏、品种与良种繁育、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先进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农民、部队农业生产人员及农校师生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甘薯生产概况
第二章 甘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二、茎(蔓)
三、叶
四、花
五、果实和种子
第三章 分布与生长
一、分布
二、生长
(一)三个过程
(二)四个阶段
(三)块根的形成
(四)生长的环境条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我国甘薯生产概况
甘薯的用途很广。薯块中除含有大量淀粉和糖以外,还含有钙、磷、铁等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都比米、面粉高。红肉甘薯富含胡萝卜素,营养价值更高。人们常食用的米、面、肉类等属于生理酸性食物,而甘薯是生理碱性食物,适当吃些甘薯调剂膳食结构,有益于健康。甘薯茎蔓的嫩尖,营养丰富,可作为蔬菜食用。
薯块和茎叶都是很好的饲料,加工后的副产品如粉渣、糖渣、酒糟等都是畜禽的好饲料。据1989年国家公布的肉类生产最多的100个县中的前10名,都是甘薯的重点产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甘薯生产,对扩大饲料来源,促进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家肥源,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重要意义。
甘薯的单位面积淀粉产量比一般谷类作物高,用来制造酒精,出酒率高,成本低,设备简单,可称为廉价的再生能源作物。甘薯还可以制造葡萄糖、果葡糖浆。我国糖源不足,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每年要从外国进口大量食糖,耗用巨额外汇。为解决这个问题,专家曾建议,北方发展甜菜糖,南方发展甘蔗糖,广大中原地区是甘薯的主产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薯资源,发展以甘薯为原料的果葡糖浆的生产,是缓解我国糖源不足的有效途径。甘薯可以制柠檬酸、乳酸、丁醇、丙酮、丁酸、味精、酶制剂、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和各种淀粉衍生物等产品,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塑料、染料等工业部门。
在众多食品家族中,以甘薯为原料的各类食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如粉丝、粉皮、薯脯、瓜干、罐头、油炸薯片、薯丝、雪糕等。综上所述表明,尽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有了不小改善,一些地区那种“一季红薯半年粮”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甘薯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甘薯具有高产、稳产、多用途(食用、饲用、工业原料用)的情况出发,从我国人多耕地少,自然灾害多的国情出发,甘薯种植面积不能少。因为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减,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的丰歉。例如,1985年由于放松了甘薯生产,当年薯类(包括马铃薯)种植面积减少2400万亩,因而使当年减产原粮500万吨,约占该年全国粮食减产总量的1/4,造成1986年工业原料和饲料紧缺,以甘薯为原料的工业不得不改用主要粮食,更加剧了粮食的供需矛盾。另据中国营养学会预测,到2000年人均口粮中仍将保持36千克薯类,这是因为甘薯营养丰富,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所以重视甘薯生产,稳定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将对我国粮食增产发挥重要作用。

 甘著栽培技术(修订版)本书总印数已达11万册以上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