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修订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修订版)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164204
作者:冷方南 著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编辑推荐

  可供中医院校师生、研究生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人员学习提高之用。

 
内容简介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修订版)》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后世温病学说等作为主要理论根据,密切结合中医内科临床实际,运用“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方法分证,着重阐述辨证分析和治疗;在选方时,经方、时方并蓄,皆以临床疗效为取舍标准,尤其对清末和近代名老中医的效方作了部分选录。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修订版)》分外感时病、肺系病证、心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等8章,共收中医内科常见病证84种。每个病证分概述、证候治疗、参考方、文献别录等四项,尤其突出证候治疗。每一证候的论治分为“四诊摘要”“辨证分析”“论治法则”“*方剂”“备用方剂”“随症加减”“辨治按语”等,详加阐述。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修订版)》内容丰富,上迄《黄帝内经》,下至近代,对中医内科主要典籍文献进行了系统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供中医院校师生、研究生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人员学习提高之用。

作者简介
  冷方南,教授,祖籍山东省海阳市,1936年12月2日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1957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本科(六年制),1963年毕业后分配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工作24年,期间奉调于中医研究院与北京中医学院两院合办研究生部(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两年;1987年奉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二附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工作。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承担国家课题“中医痹证临床研究”、部级课题“中医证侯规范研究”,均任课题组长。为更好地完成部级课题,作好症状学、证候学、疾病学研究的学术准备,提出组织编写《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负责起草编写大纲、体例设计、组织样稿起草和编写办公室等实质性工作。
  1982-1990年任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组织研发“胃痛系列药”(气滞胃痛颗粒、虚寒胃痛颗粒、阴虚胃痛颗粒)、“痹证系列药”(寒湿痹颗粒、湿热痹颗粒、寒热痹颗粒、瘀血痹颗粒、尴痹颗粒);组织痹病专业委员会集体编著《痹病论治学》并任副主编。
目  录
第一章 外感时病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风温
第三节 春温
第四节 暑温
第五节 湿温
第六节 秋燥
第七节 中暑
第八节 疟疾
第九节 霍乱

第二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哮病
前  言
在人类知识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医学,我国人民自豪地誉之为“中医”。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医学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继承、整理和发展中国医药学的光荣使命已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24名中年中医科技人员,不揣疏浅,几经磋商,众议斯契,上溯《灵枢》《素问》,下逮诸家,勤求博采,聚精汇粹,集体编著《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一书,试图在中医内科学领域内探索其辨证论治的规律。
本书为从事临床工作的读者提供一部切合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实际的参考书。其侧重点在“论治”方面,但由于中医诊疗特点所决定,“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因此不能不在辨证分析上稍费一点笔墨,并在编写时,尽量弥补目前已出版的各种简明中医内科学,在辨证分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曾多次出现过不同学派争鸣立说的时期,从而推动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命世奇傑,时时间出,中医学日新其用。自春秋、西汉,至隋唐、金元,下迄明清两代的漫长历史中,华叶递荣,巨匠屡见,皆对内科辨证论治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清末和近代医家,在内科临床上又有许多崭新成就。本书力求按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加以总结阐述,尤其对散在于现代医案、医话中的一些宝贵见解尽量予以搜录。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修订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