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真相:震惊世界的科学大骗局(科学界之拍案惊奇,令人读来难以释手,一部值得翘首以待的揭秘大作)(楚尘文化出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孤独的真相:震惊世界的科学大骗局(科学界之拍案惊奇,令人读来难以释手,一部值得翘首以待的揭秘大作)(楚尘文化出品)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463290
作者:【法】米歇尔•德普拉孔塔 著,袁俊生 译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编辑推荐

你很容易就相信特异功能、另类疗法、秘传信仰、通灵占卜吗?
许多科学家研究这类玄奇之事,提出所谓的“科学根据”,可信度究竟如何?

谎言、骗局、伪科学,处处充斥着诱惑,处处上演着阴谋,真相究竟是什么?
轻松有趣、充满冷幽默的话语娓娓道来的,是一个个令人震惊的科学界的**大秘密!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人类历*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以独特的视角、趣味横生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非常时期非常人物炮制的重大骗局。这些骗局有的太过久远,渐渐变成了神话故事的一部分;有的曾经轰动全球,成为政治事件,引起外交冲突和全民大讨论;有的骗局,小人物居然能将一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而又全身而退;有的骗局,居然能欺骗芸芸众生达千年之久,而人们依然半信半疑;而有的骗局,无论是骗局的制造者还是当年的受害者,出于种种目的,至今都不肯承认当年的骗局……

作者简介

米歇尔·德普拉孔塔,1954年生于法国戛纳,先后在《科学与生活》杂志、《星期四事件报》和《新观察家》杂志任科技专栏记者。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大量评论和专题报道,并以专题报道的重大题材为蓝本,写了《水的记忆力之秘密》和《烟草之战》。在本书出版之后,他又开始从事科普读物和科幻小说的创作,撰写了《人工智能人》《无肚脐的女人》《巨大危险》《暴力基因》等。

 译者简介
袁俊生,1955年3月生于北京,1979—1984年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现任副译审。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磨坊信札》《一弹解千愁》《卡萨诺瓦传奇》《齐达内传》等。

目  录
第一讲 真正的问题,由着你随便提问
起因是无法观测到的
大爆炸之前究竟有什么?
金字塔的伟大之处究竟何在?
科学骗子的五种意识
科学为何不能回答真正的问题?
怎样让脱轨的列车行进?
假科学和伪科学
练习
第二讲 尚待开发的领域,由着你精心挑选
带盖浴缸的秘密
选择尚待开发领域的技巧
西里尔?伯特爵士和智商
默里和赫恩斯坦的钟形曲线
媒体评论

我们非常开心的阅读,直到最后一页才能停下。
 
——米歇尔·鲁泽(科普记者)

这是一本卓越的著作! ——让-皮埃尔?托马斯(政界人物)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同性恋是天生的吗?偏爱同性伙伴到底是由意志无法左右的基因因素决定的呢,还是恰恰相反,是由个人的选择及经历驱使的呢?这问题显得有些荒唐,尤其是在法国这种拉丁文化背景下,“性”属于个人隐私及个人自由的范畴。如果真有必要为同性恋作出解释,与其到DNA里找源头,倒不如去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中去找答案。在法国读者的眼里,“同性恋基因”的提法似乎十分荒谬,这与人类智慧基因生而不变的观念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但在道德观念严格的美国则是另一番情景,在那儿,“性”唯独不是个人隐私,除此之外它可以包罗万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因支持同性恋者可以参军而招致反对,而在美国的几个州,反鸡奸法不但一直有效,而且还时常引发相关的诉讼案。在美国,同性恋先天性的论点得到许多同性恋者的拥护,因为这个论点为他们提供了向严格的法律条款进行抗争的手段,因为如果同性恋是先天的,是“自然”的,那么同性恋行为就不能被认做是犯罪。根据美国的现行制度,认定同性恋基因的存在,便可把同性恋者和黑人或印第安人划归于享有特殊权利的团体。 园艺家们通过其专业杂志《园艺科学》(HortScience)对这种猜疑进行了抗辩。然而,恰好就是这份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对孟德尔提出怀疑,那篇文章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描述得妙趣横生:“最初,孟德尔一个人在苦思冥想。接着,他说道:‘还有豌豆呀,对呀,是有豌豆哇,这真是太妙了。’后来,他就把豌豆撒在园子里,对那些豌豆说:‘快点长出来,还要长得多,长得不一样的要分开,还得各自相互协调。’那些豌豆果然就这么长出来了,这真是妙极了。后来孟德尔便把那些豌豆收集起来,将饱满的和瘪的区分开;将饱满的称为显性,瘪的称为隐性,这也很好。但孟德尔当时看到的却是450只饱满的,102只瘪的。这个结果不好。因为遗传定律规定饱满的与瘪的比例应为3:1。孟德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上帝,这肯定是我的对手趁着黑夜,在我的园子里撒下劣种结出的果实。’孟德尔极为愤怒,拍着桌子,吼道:‘那些可恶的、恶魔般的豌豆,赶紧离我远点,回到黑暗中去吧,去给老鼠当口粮吧!’那些多余的劣种豌豆果然就没了,结果剩下300只饱满的和100只瘪的豌豆,这下好了,简直是美妙至极。后来孟德尔就把这结果发表了出来。” 这是阿拉丁神灯的现代版本。在科幻影片中,主人公坐在宝座上,指挥着以20倍光速飞行的飞船。密封舱所需消耗的能量虽微乎其微,但它却为您打开通向未知的宇宙维度的通道。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与体毛浓密、身披兽衣的祖先相会,追溯时间的长河直至“大爆炸”之前,在宇宙的真空中漫游,造访将来,甚至去访问将来之前夜的景况。还是当心别掉进黑洞里吧! 还记得你母亲在1946年2月举办了一次家庭舞会吗?那时她怀你已有7个月了。还记得她父亲去世时她所遭受的精神上的打击吗?当时她已经怀你3个月了。还记得远未形成自我之前,你不过是精子、卵子吗?还记得你曾经是另外一个人吗?你还曾经是整个一个部落(一位布拉格女面包师对西藏人的记忆):一个精确的部落,直到那时,你对此一无所知,但经过查证之后,证明它确实曾存在于世。有关这个部落的礼仪或艺术的细节多得数不清。你还应该记得自己过去曾是一个动物,一棵植物,一片树林,等等。 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才有可能将菜单当做菜吃下去,而且还抱怨这菜的口味很差。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HTLV让淋巴细胞“得到永生”,也就是说,它将淋巴细胞转变成癌症细胞,癌细胞再不断地繁殖下去,而艾滋病病毒则会把淋巴细胞杀死。在患者身上,淋巴细胞的消亡让免疫系统陷于瘫痪,因此,患者本身的机制已无法抵御微不足道的一般感染。在加洛的实验室里,做菌株培植的细胞在尚未分离出病毒之前就死去了。1983年底,情况似乎有了转机,这位美国研究人员以为即将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因为他在一位艾滋病患者身上鉴别出一种与HTLV-1型极为相似的病毒,被称为“IB”病毒。加洛向《科学》杂志寄去一篇文章,并且准备在翌年2月份举行的研讨会上作有关的学术报告。科学记者贝尔纳?塞特在其《艾滋病:争论的内幕》一书中描述了这段插曲:“恰好在研讨会召开之前不久,人们发现其实是标签贴错了,被查出携带‘IB’病毒的患者其实得的并不是艾滋病,而是癌症。真是万幸,这样一来刚好避免了一次失误,否则它会让加洛陷入窘境。寄给《科学》杂志的文章也被撤了回来,有关的学术报告也作了修改。” 然而,HTLV病毒却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悲剧,将艾滋病与猫科类的白血病相比较可谓是收获颇丰,不过前提条件是不能死守着科学教条不变。加洛非但不去修改他的原始假设,反而起劲地要让事实与他那错误的理论相吻合。在他们从事这类研究的第一年,他和他的同事根本就没弄明白,是病毒在扼杀细胞。这与法国人的研究截然不同。1985年,加洛在《科学》杂志上宣称:②“1983年夏末或秋初之际,谢尔曼(蒙塔尼耶小组的成员)明白了这种病毒在引发细胞病变时所起的作用,而我并未得出这一成果,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当我回想起这事时,我为自己固执地采用‘2型介白素’去长时间地培养这些细胞而悔恨不已。”

 孤独的真相:震惊世界的科学大骗局(科学界之拍案惊奇,令人读来难以释手,一部值得翘首以待的揭秘大作)(楚尘文化出品)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