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十七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新媒体与社会(第十七辑)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0104098
作者:谢耘耕 陈虹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编辑推荐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是国内*本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辑刊。本辑“研究报告”重磅推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为重建和提升中国社会信任水平建言献策。“专题策划”聚焦新媒体时代反恐战略传播,选编的四篇文章分别以我国反恐战略传播机制、“伊斯兰国”电子杂志Dabiq宣传、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纽约曼哈顿爆炸事件为研究对象。“主题演讲”精编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在“第七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讲稿,探究当前传播生态的变迁。“个案研究”关注媒介景观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学术沙龙”和“他山之石”重点关注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作用及影响。《新媒体与社会》辑刊力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追求学术思想的沉淀与深思。
 
内容简介
本书重磅推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为重建和提升中国社会信任水平建言献策;聚焦新媒体时代反恐战略传播,选编的三篇文章分别以我国反恐战略传播机制、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纽约曼哈顿爆炸事件为研究对象;精编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在“第七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讲稿,探究当前传播生态的变迁;关注媒介景观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重点关注新媒体对政治传播的作用及影响。   
作者简介
谢耘耕,男,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2-2004年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2007-2009年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工作,有二十年的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管理经验。研究领域:传媒经济与管理、新闻理论与实务、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先后有三十多篇新闻作品和论文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上海新闻奖、湖北新闻奖、上海新闻论文奖等奖项。1996年10月,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记协、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称号,并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
陈虹,女,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与谢耘耕主编《新媒体与社会》。
目  录
观点荟萃
研究报告
中国居民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

专题策划
我国反恐战略传播机制初探【唐润华 韩 娜】
国际暴恐事件的微博传播特征及其在反恐斗争中的舆论建构作用
  ——以“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潘 玉】
视觉修辞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
  ——以看看新闻网关于纽约曼哈顿爆炸事件的报道为例【陈婉明】

圆桌论坛
中国传播格局的转型与新宣传【张涛甫】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对一种文化传播理论的阐释【孟 建】
前  言
卷首语

社会信任是维系良好社会关系的助推器。建构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的现代社会信任体系,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和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考量人们对社会信任问题的态度,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采用电话调查的方法,在全国36个城市开展居民社会信任情况调查。本辑“研究报告”重磅推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社会信任度调查报告》,全方位呈现我国居民的社会信任度水平和现状,探究社会信任问题存在的本源,为提升中国社会信任水平建言献策。
全球化时代,新媒体形塑全球传播格局,成为当下最大的社会变量。恐怖主义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传播技术推动下呈现全媒体性等新特征,新媒体引发的传播革命给当前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媒体报道和全球反恐战略传播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本辑“专题策划”聚焦新媒体时代反恐战略传播,选编的三篇文章分别以我国反恐战略传播机制、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纽约曼哈顿爆炸事件为研究对象,从国家战略传播、意识形态宣传、公共舆论建构和视觉修辞等研究视角,思考新媒体背景下国家反恐斗争中的战略传播机制建构、恐怖组织利用新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机制、基于社交媒体平台建构国际反恐外交战略体系以及媒体报道对国际恐怖主义事件的视觉建构等议题。

 新媒体与社会(第十七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