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与分层功能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与分层功能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0100625
作者:史秋霞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编辑推荐
“民生导向”的教育公平政策下,当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公办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拍手叫好之余,我们还需要探究基础教育的“同城待遇”能否有效促进农民工子女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本书作者以义教、课题合作、随便跟读等形式与农民工子女群体进行长期接触,并在A市一所指定招收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地调查。详实的调查资料结合深入的理论思考展现出的是一幅生动的校园生活画卷,学校、教师、家长、农民工子女均是画卷的创作者。然而,创作者们创造各自生活的同时,也共同打造了学校教育中个个漩涡,踏入其中的农民工子女存在复制父辈人生轨迹的风险。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义教、随班跟读、参与校外活动、家访、QQ聊天等多种方式与农民工子女群体进行了长期互动,并在A市一所指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地调查。基于翔实的调查资料及深入的理论思考,本书尝试展示学校、教师、家长、儿童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观念与行为及其互动方式和策略。上述行动者共同打造了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个旋涡,而农民工子女可能存在复制父辈人生轨迹的风险。   
作者简介
史秋霞,内蒙乌海人,社会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项目社会评价;在《青年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2009年),参与多项*课题、省部级课题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
  三 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
  四 行动议程与理论诉求的不谋而合
  五 如何解读学校教育的分层功能:行动者、互动
第二章 走进校园,融入他们
  一 因何选择:政策下的大多数
  二 广阔视域下的微观生活
  三 “主体建构”视角下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
  四 信任关系网的建立
  五 调查过程
第三章 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
  一 基础教育的地位演变与结构特征
前  言
前  言

随着迁移方式由“原子化”向“家庭化”转变,农民工子女逐渐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呈现长期定居的趋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没学上到现在的能够在公办学校就读,从与城市儿童享受一样的“同城待遇”到如今“一视同仁”的教育,国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认识与举措日渐深化。
当这些孩子不再频繁往返于城乡,而打算在出生、生活的城市落地生根,当他们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已得到较好的保障时,我们还需要继续关注他们所接受教育的具体过程与结果。当公办学校逐渐成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时,我们尤其要关注公办学校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并进一步探讨当前的学校教育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书将以农民工子女初中教育为切入点,在回顾和梳理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聚焦关于阶层再生产教育机制的探讨,并以A市M区指定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飞翔中学)为个案进一步阐释这一机制的形成。

 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与分层功能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