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头(一部富有灵思妙想的灵感时刻札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铅笔头(一部富有灵思妙想的灵感时刻札记)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1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1786710
作者:赵穗康 著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富有灵思妙想的书,将给读者带来独特艺术启发和愉悦感受。

  《铅笔头》是作者在美国创作和教学之闲写下的札记,书名《铅笔头》有三义:

  1、指如铅笔涂抹般率性自然的文字;

  2、各篇篇幅短小;

  3、铅笔用到尽处时写下的,是非写不可的文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编年为序,内容斑斓广泛,就中既有作者对艺术(音乐、绘画、戏剧、小说、现代艺术装置等)的独到思考和剖析,亦有对所历诸国街巷风景、人情言语的漫笔素描,捕捉点点富有启示性的灵感时刻,浸染了在人生历程中的种种心绪幻化和生命体认,展露出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率真性情。作者在国外从事艺术创作多年,从文字中可窥见其敏锐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多元文化处境下的创作指向。
  本书文笔优美流畅,作者各择以上思想家的关键思想,重要著作,核心问题,次第从容道来,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知人论世,见微知著,极见作者功力。

作者简介

  赵穗康,长居纽约。以教学和艺术创作为生。

 

目  录

序(杨燕迪)

引言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铅笔头》序
  杨燕迪
  上个月去加拿大圣约翰市开会,顺道去纽约与穗康碰头。回沪后再读这本穗康的笔记,好似某种“重温”,其中诸多话题和口吻,对我是再熟悉不过——无论面谈,还是通信,穗康与我的交流,其实与这本笔录的内容有不少“交集”。除了我们之间最多的共同话题——音乐——之外,穗康与我的谈论大多是这本笔录中屡屡出现的“主导动机”:艺术的“身体性”和“瞬间感”,中外文化的“碰撞”和“错位”,个体的不可替代与等级秩序的纠缠……
  说来穗康去国二十余年,这本具有日记性质的笔录,既是他日常心得的痕迹,也是他精神活动的反刍。在不少相信艺术“本能”的人看来,一个从事创作的艺术家,本来无须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字和语言——艺术家以实际作品“说话”。固然,艺术的思考和体验在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某种特殊的艺术媒介进行,不能转译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普通文字。否则,非语言的艺术之存在还有什么理由?但另一方面,艺术的思考和体验又不可能完全逃离语言文字,毕竟,那是我们得以交流的拐杖——甚至是凭证,于是乎(我猜想),穗康就在这矛盾、对抗、挣扎以及常常有所发现的欣喜中,用笔录涂抹感受,以文字记录心得。
  既是心得,便以零星和断想方式呈现。我想,这本笔录的片断感和随意性正是它的本真和特质所在。正如穗康在后记中的交代,这些笔录是他多年来的“自说自话”,事先并未想到公开示人。这样的“私密”和“非正式”写作,决定了这些笔录特有的思考路径和特别的文字风格。但貌似悖谬的是,这些笔录所谈论的又大多是艺术家和文化人所共同关心的“公共话题”。它们是写作人的某种精神溢出,没有特定的读者对象,旁若无人,也无所顾忌。好的时候,它们尖锐、犀利(上海人会说“杀根”),如穗康喜欢的形容——“切入肌肤”;另有些地方,或至少在某些人看来,会令人瞠目,觉得作者好玩、乖僻、固执、乃至偏激。既如此,阅读这些笔记的合适方式就应该是随意翻检,率性阅看。我觉得此书可以从任何地方读起,也可以于任何页码放下;兴致来时再接续也全然无妨,绝不会有连不起、接不上的感觉。这倒不是说这些笔录的口吻轻松逍遥,相反它们常常显得沉重甚至艰涩。之所以能够随性翻看,那是因为其间的内容和叙述呈“网状”蔓延,虽然有外表上的年月日次序,但并没有影响其本质上的非系统、非条理、非线性的“无中心”性格。

 铅笔头(一部富有灵思妙想的灵感时刻札记)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