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传真——我和当代作家:书林守望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岁月传真——我和当代作家:书林守望丛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9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简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195347
  • 丛书名:书林守望丛书
作者:王维玲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内容简介
《书林守望丛书》汇集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成长起来的十几位出版家在长期为人作嫁的职业生涯中的思想火花、书坛掌故,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不仅抓住了时代的新变化,也深刻把握了出版职业的新要求。这套丛书的作者,或者长于出版规划,或者长于鉴赏加工,或者长于经营管理,但都有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深沉思考。将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总结汇集起来,转化为鲜活的历史智慧和生命依托,对于未来的新型出版人才,无疑具有深远的精神哺育作用。我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的新军投身我们的出版事业,使中国出版人的文化守望薪火相传,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功立业。
作者简介
王维玲,1932年生,山东蓬莱人。1950年至1994年供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任编辑、主任,中青社编委、副总编辑。主编过《青年文学》、《中华儿女》杂志。1987年被评为编审。是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全国青联第七届委员。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加入
目  录
柳青洒在《创业史》上的生死情
 没有皇甫村的生活,就没有《创业史》。皇甫村和《创业史》都是柳青心上的肉
 柳青把人生感悟,学识智慧,生活积累,全都献给梁生宝、献给《创业史》
 作品无论有多高水平,应当照顾到一般情况,万不可自视特殊
 只要自己还能出汗出血,就不要靠别人。靠收容队的思想,要不得
 走过的路不算冤枉,要不怎么知道行不通呢?还不能保证以后再不走冤枉路
 把我的住处捣毁了,把我的妻子逼死了,把我的身体搞垮了,除此,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文革”中柳青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大,人们关心着他,惦念着他,想方设法保护他
 重压之下针锋相对,逆境中宁愿挨批挨斗,也绝不同流合污
 如果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把以后的事情办好,那是有意义的;如果反复咀嚼痛苦来折磨自己,那又何必呢
 马葳一走,好比抽了我的筋!我是损失最大最大,已经家破人亡了
晚年孤独寂寞的精神生活,让他更加怀念马葳,他写了一首“新木兰词”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推倒一切的,任何朝代的兴衰,决定其命运的是人民
柳青最后的两年,是最舒畅、最愉快的两年,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写作憋足了劲,但又事事不如人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柳青洒在《创业史》上的生死情
追忆往事是有意义的,但有时也是痛苦的。我正是怀着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情,追忆我和柳青近二十年的交往。
一九五九年,我担任了《创业史》的责任编辑,开始了与柳青长达二十年的友谊。除了经常的书信往来,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次柳青的住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直至“文化大革命”。在我们的交往中,他的思想、品格、为人、作风、修养、文学造诣……都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没有皇甫村的生活,就没有《创业史》。皇甫村和《创业史》都是柳青心上的肉
新中国建立后,柳青担任《中国青年报》文艺部的第一任主编,与团中央书记同住在机关大院内的一栋小洋楼里。本来他可以安心地在北京住下去,谁也不会说他一句怪话。但是大城市的生活,没有吸引住他。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的这个时期,他无比怀念家乡的人民,无比向往那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他不甘心做一名旁观者,力图要在这个新时期有所作为。他决心到人民中去!到新生活中去!为新生活的诞生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柳青来说,他能做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写作——把新生活的意义和为新生活而奋斗的新人形象,告诉人们。就这样,柳青告别了北京,于一九五二年和他的妻子马葳一起,离开了北京,来到了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在这里建立起了新的生活基地。向农民靠拢,和他们一同过艰苦的劳动生活,又恢复了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整风以后,他在陕北米脂县农村的生活方式。
  ……

 岁月传真——我和当代作家:书林守望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