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宋元文学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中国文学史·宋元文学史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7066571
  •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
作者:沈祥源 编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论述了宋元文学鲜明的特征。介绍了宋代文学从诗文革新运动开始到不同阶段的词,再到散文、骈文、话本的发展历程,呈现了宋代文学繁荣的全貌,并着重评析了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代表人物的文学成就。介绍了元代文学的标志性成就元曲的发展脉络,并对关汉卿、王实甫等的作品有精当评析,充分体现出元代文学面目一新的特色。
目  录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节 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宋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宋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宋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一节 宋初复古思潮与王禹
  第二节 宋初诗文创作与西昆体
  第三节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第四节 梅尧臣苏舜钦
  第五节 王安石
 第三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节 晏殊和晏几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节 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
宋代分为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8—l279),历时319年。这个朝代,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十分激烈,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制,但收效不大,统治集团仍显得软弱无力。然而在科学文化方面,却有很大的发展;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在陈桥驿(今开封东北四十里)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建国后,赵王朝用近二十年的时间,使用武力和外交手段,吞并了南方诸小国和建都太原的北汉,使唐末五代以来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归于统一(除长城一带的辽国外)。为了巩固新政权,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在客观上起到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出现了近百年的承平景象。同时,宋王朝对内高压、对外妥协的政策,又导致了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掳去了宋朝的徽、钦二帝,淮水以北的大片国土沦陷。宋室被迫南迁,在南方建立起一个偏安政权,首府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时,民族矛盾成了国家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和爱国将士们是民族抗战的主力军,而南宋王朝不但不支持抗战力量,反而对其加以破坏和镇压,向外敌委屈求和,不图恢复。宋帝赵爵祥兴二年(1279),元兵几乎占领了中国全部,陆秀夫抱幼帝赵爵投海,南宋王朝也就完全覆灭了。
整个宋代,阶级矛盾十分激烈。宋王朝接受了晚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开国的第二年,赵匡胤就采用了宰相赵普的建议,解除了禁军统帅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把全国精兵集中在京师,使诸藩镇都知道自己的军队不如中央,不敢反叛。而且,朝廷对将士调动频繁,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文献通考•兵考》)的局面,以防止兵将之间感情过深而危及中央。此外,又规定了各路转运使负责财赋,死刑案件要报中央复审等。这样,就使军权、财权、司法权都集中在朝廷。在朝廷中,又分割了宰相的权力,由中书主政,枢密主兵,三司理财,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皇帝。这些措施,有利于全国政令的统一,造成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这种高度中央集权下的承平局面却潜伏着更大的危机。在政治上,“冗官”现象严重。宋代继承了前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在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培养官吏人才;还扩大了科举录取的名额,吸引大批士子走读书应举之路;对前朝的王公贵族、当朝的官员后裔和文人学士,都给予优厚待遇。这样,官僚机构人员多,办事效率低,“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宋祁《上三冗三费疏》)。在军事上,由于中央集权过多,将帅调动频繁,使得“兵不知将,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文学史·宋元文学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