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边缘的德性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生命边缘的德性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587384
作者:颜青山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部以德性论为基础,对中国语境下的死亡与垂死问题进行双向诠释的研究性论著。作者主要从文化习俗、个体心理和道德理由三个维度对死亡的德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说明一个合乎德性的死亡是“死在家中”。本书还全面地涉及了死亡观、安乐死、脑死亡和临终关怀等热点问题。 该书是“智慧的探索丛书”系列丛书之一。“智慧的探索丛书”收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几代学人的哲学论著,展示了几代学人的智慧之思,是一套非常值得一读的哲学类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当代德性论的视角来探讨中国语境中的死亡和垂死问题。作者将德性解析为文化习俗、个体心理和道德理由三个维度,在以当前精确的死亡概念为参照探讨中国文化中关于死亡定义的问题之后,按照文化习俗、理由诠释和死亡心理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证。本书还全面地涉及了死亡观、安乐死、脑死亡和临终关怀等热点问题。
作者简介
颜青山,湖南衡南人,遗传学硕士,伦理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伦理学(价值道义论、行动动机与实践知性)、当代西方哲学(分析现象学)与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实验哲学)。已出版学术和普及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德性的结构:对德性论的当代分析
第一节麦金太尔:德性的历史文化维度
第二节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德性的个体心理维度
第三节德性与规则:德性的理由维度
第四节德性的结构
第二章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问题的挑战
第一节定义死亡:解读中国文化中的死亡概念
第二节脑死亡:分类与标准
第三节安乐死:历史及定义
第三章中国死亡文化中的德性传统
第一节基本预设
第二节儒家的死亡德性论:“大哉死乎”与“顺命”
第三节道家的死亡德性论:从“死生一条”到“安时而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结语合乎德性地死亡:死在家中(DieatHome)

现代医学同其他技术一道,正在逐渐而执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传统和生活方式,一个重要而很少被人意识到的后果是,我们正在成为寄宿的人。我们出生在医院、治疗在医院、死亡在医院,医院俨然成了我们真正的家,然而这是一个陌生的居所,一个我们不愿意去的地方。我们真正的家却仿佛只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寄宿之处,我们将我们本应该熟悉的地方变成了陌生的居所。在英语中,hospital在很早以前就有“旅馆”的意思——而在法语中,18世纪最早的为病人设计的主宫医院却是hotel dieu,也是“旅馆”的意思(拜纳姆2000,32—33页)。另一方面,现代生活使得我们太勤快地搬家,这样的“家”可能温馨,但不再神圣。同时,我们对“家”的理解也在悄悄地但却是深刻地变化着,在儒家传统中,“家”原本是指“家人”“家庭”和“家族”(family),因为有“家庭”,才有“家”(home),才有作为家的居所的“房子”(house)。然而今天,我们对“家”的理解已经只剩下“房子”了。将“房子”当作“家”,我们便逐渐地成为陌生人,不仅别人对我们陌生,我们自己也对自己陌生。“在相互联结的社会关系中,每一个人都继承了某种独特的位置,没有这种位置,他就什么也不是,或至多是个陌生人或被放逐者”(麦金太尔1995,44页)。“家”正是能够使得我们继承相互联结的社会关系中独特位置的地方。
当我们失去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家园的时候,哲学家们却仍然在呼吁保持我们的精神家园;然而,这却是一个深刻的悖论,如果我们将我们真正的家园当作陌生的旅馆,那么我们的精神家园将何所寄托?
面对这种陌生人的处境,怀旧的人会立即要求我们回归“家庭”(family),然而,在现代条件下,这是非常艰难的,儒家的“家庭”已经无可挽回地破碎。但是,我们至少还有“家”(home),我们还可以也应该回到“家”中——事实上,“家”既是“家庭”与“房子”的中介,也是“家庭”与“房子”的统一,只要我们回到“家”,我们就可以得到“家庭”,即使它不再是儒家意义上的家庭或家族,但它毕竟是拥有“家人”的。
尽管我们要求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和智慧,在所有的情境中都保持同样的德性,然而,这只是一种希望,它并不意味着死者实际上能够做到这一点。这种较高的要求本身也有其不仁慈的地方,从死者的亲属角度看,我们的仁慈恰恰应该满足死者德性实现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就是他/她所熟悉的“家”。

 生命边缘的德性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