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709745
作者:【美】斯考特?L.麦克姆逊 著,从戎,霍星辰,张学敏 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编辑推荐

  9?11事件发生那一刻,作者处于事件的核心地带,身为《纽约时报》的专栏编辑,本书作者成为一位独特的“9?11”亲历者、讲述者和反思者;
  本书作者是畅销书作家、美国笔会资深会员,其所写图书屡获大奖,包括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代表作曾获“2000年重要的书” 和“年度学术著作”;
  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及他工作的媒体(《纽约时报》)是如何艰难地履行媒体的职责,并且继续探索这场灾难背后更深刻的政治意义和行动准则;
  这是一部写作风格极其独特的纪实性历史作品。写作风格上既有新闻记者的敏锐、灵活、奔放的书写特点,又有历史学研究者的缜密和智慧,由此作者创造出一种旋转、变幻、跳跃的叙述方式,故事、人物、场景以及不断加深的思考、分析和批判交融在一起,使无时不在的悲剧现场感和对国家力量的反思形成对读者激流般的冲击。

 
内容简介
  1、9?11事件发生那一刻,作者处于事件的核心地带,目睹了整个过程,那种难以置信的悲伤和心肺撕裂的感觉迄今难忘,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无法形容的悲伤,同时也记录了幸存者的感受和行动。
  2、作为一家独立而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纽约时报》的编辑,作者详细记录了媒体记者和编辑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做出版面内容的选择,如何寻找和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报道及评论。
  3、在9?11背后迷雾一般的现实中,在巨大的忧伤、愤怒的阴云笼罩下,对发生在9?11事件背后深刻的社会、国际和政治原因进行理性的分析、保持明智看法、设法在传媒上保持个人和大众由9?11引发的各种情绪之间微妙的平衡性,是极其的困难的事情。而这正是一个新闻记者在灾难来临时需要做的事情,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及他工作的媒体上是如何艰难地保持这样的平衡,并且继续探索这场灾难背后更深刻的政治意义和行动准则。
  4、 对美国国家力量和政策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简介

  斯考特·L.麦克姆逊(Scott L. Malcomson),1961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学期间专业方向为中华帝国晚期历史,毕业论文《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发表在伯克利的《历史回顾》上。1983年为《纽约时报》工作,2001年至2004年任职于联合国人权组织。现为《纽约时报》编辑、畅销书作家、美国笔会资深会员、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终身会员。主要著作有《Tuturani:太平洋群岛的政治之旅》(1990年)、《帝国的边缘:东南欧、土耳其和中亚游记》(1994年),《一滴血:美国的种族灾难》(2000年,被选为《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2000年重要的书” 和“年度学术著作”)等。曾经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

目  录

前言

一  一天
二  我们陷入怎样的冲突
三  拿起你手中的枪
四  最后的美国时代
五  在国际社会
六  日内瓦

后记 力量的教训

媒体评论
  作家、《纽约时报》评论版的编辑斯考特?麦克姆逊既是“9?11”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又曾为联合国人权高官工作过,《一代人的终结》以独特的视角、沉思而优雅的文笔刻画了一个美国知识分子在“9?11”事件之后沉痛反思美国全球权力的心路历程。此书既有震撼人心的现场镜头与亲历者的强烈感受,又有对于美国外交政策以及联合国人权外交的敏锐观察与细致分析,情理兼具,是一本了解美国社会内部对“9?11”事件的反应与反省的难得好书。
  ——引自著名作家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的评论
  通过对“9?11”事件之后的影响和纽约原貌的描写,斯考特?L.麦克姆逊将我们又带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时期。在那段时间,人们对美国自身的意义和美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意识既特别清晰,同时也异常困惑。这本书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曾经是什么样子,如今又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一本忠实于现实并将事件描写得淋漓尽致的作品。
  ——斯蒂文?科尔,《幽灵战争和本?拉登们》的作者,
  新美国基金会主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当我走到大桥中间时,轰隆声响起,第二座高塔塌下来。在这瞬间,上千人掉头看去,世界几乎停滞,有人发出惨叫。我看了一下手表:上午10:30。高塔像瀑布一样垂直泻下来(如巨大的水柱)。这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如此巨大的东西却以这种方式倒下。也许只用了15秒钟。
  随后这上千人转回身来,继续向布鲁克林走去。一些人哭了起来,他们的朋友或陌生人在旁边支撑着他们。这种帮助就这样丝毫不动声色、快速而真实地出现了,却又是这么惊人。我们刚刚还看到有上百个像我们一样的人死去。
  一个男子出现在我身边。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进城。他用手指着高塔——许多人曾经生活在其中——以及高塔上的天空说,“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已经有人付出了。”我说。我不确定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我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思想麻木了。城市上空新露出的天空的光亮和这些新的死亡带来的沉重气息混合在一起。
  随着大桥的斜坡渐渐伸入曼哈顿,烟雾越来越重,人也越来越少。不管怎么说,我还能呼吸,但是感觉很不好。伴着燃烧的塑料和湿粘土一样的东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味。
  我想向左转,去双塔那边看看,但要去《纽约时报》社,我就必须向右转。我的责任感带我向住宅区方向走去,途经市政厅和中心街的法院大楼。绝大多数警察和消防员都冲向了世贸中心,无论那里面还剩些什么,因此街道上没有什么人。市民都已经逃离了,官员们还没有来接管。我觉得我拥有整个城市,这种感觉通常产生在紧急时刻或暴雪肆虐时街道上空无一人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去任何地方——我还活着。
  安全人员已经将贾维茨联邦大楼周边的空地清理出来,这座大楼是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纽约总部的附楼。我几乎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参议员雅各?贾维茨——曼哈顿的下东区移民的儿子,一个好心的共和党人,他不会介意别人把他的名字安给那些大楼。我很高兴他没能活着看到他的城市发生这种事。我过去也从没想到死亡会以这种方式出现,有些事正好发生了;有些事让你希望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