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4015565
作者:陈俊 主编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学需要编写的。全书共7章,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数控机床编程基础、数控车床编程、加工中心程序设计、数控线切割机床编程、数控机床的操作及应用实例、数控机床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每章均附思考题与习题。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强,层次清楚。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配合大量实例的讲述,图文并茂、直观易懂,便于学生把握学习要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数控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控编程、数控机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  录
第1章 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
1.1 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数控机床的分类
1.4 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5 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数控机床编程基础
2.1 插补的基本知识
2.2 数控编程中的工艺处理
2.3 数控系统的刀具补偿功能及编程中的数值计算
2.4 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方法
2.5 常用的数控加工程序标准
2.6 常用数控指令及用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
 1.5 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5.2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从1958—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
  (2)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在研究、开发和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第三阶段是在国家“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目前我国一部分普及型数控机床的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较为成熟,价格合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所掌握的五轴联动数控技术较成熟,并已有成熟产品走向市场。同时,我国也已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生产国和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
  我国现有数控机床生产厂家100多家,生产数控产品几千种以上。产品主要分为经济型、普及型和高档型3种。在CIMT 2003上,中国内地共展出机床700多台,在600多台金属切削机床和近100台金属成形机床展品中,数控机床分别占75%和54%。这既体现了中国机床市场的需求趋势,也反映了中国在数控机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虽然我国在数控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各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占据市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经济型产品上,而在中档、高档产品上的市场比例仍然很小,与国外一些先进产品相比,在可靠性、稳定性、速度和精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信息化技术基础薄弱,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总体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行业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具有高精、高速、高效、复合功能、多轴联动等特点的高性能数控机床基本上还依赖进口。
  ……

 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