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42:走向民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42:走向民间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3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20108473
作者:李书磊 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编辑推荐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是一套具有现代学术眼光的文学史著作,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既不是传统的历史著作,也不是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讲稿,更不是随意发挥的文学史漫谈。它通过“散点”把握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深刻体现出了文学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以“年份 时代特征”的方式做分册书名,言简意赅,定位敏锐而精准。以年份为,写一个而又能“伸缩自如”,强调重点年代,勾连的来源及对后来的影响。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提倡大文学的概念,主要以文学作为叙述对象,同时又广泛涉猎歌曲、广告、演出等广义上的艺术形式。

 

 
内容简介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是一套具有现代学术眼光的文学史著作,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既不是传统的历史著作,也不是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讲稿,更不是随意发挥的文学史漫谈。它通过“散点”把握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深刻体现出了“文学”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以“年份 时代特征”的方式做分册书名,言简意赅,定位敏锐而精准。以年份为“点”,写一个“点”而又能“伸缩自如”,强调重点年代,勾连“点”的来源及对后来的影响。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提倡“大文学”的概念,主要以文学作为叙述对象,同时又广泛涉猎歌曲、广告、演出等广义上的艺术形式。

作者简介
 李书磊, 1964年生,河南原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现在中共福建省委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文化史和文化理论,有《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说什么激进》等专著、论文随笔集。《1942:走向民间》初版于1998年。
前  言
怀念那个学术年代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新版序言
孟繁华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在谢冕先生的领导下,历经七年时间,于1998年5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系出版后,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两年间海内外有近百篇评论文章发表。关于书系的要义、构想及写作过程,谢冕先生在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和我在总序二《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中,已做了详尽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当近二十年过去之后,我对那个学术年代充满了流连和怀念。
1989年秋季,谢冕先生在北大创办的“批评家周末”,一直坚持到1998年。十年间,谢先生带领我们讨论与当代文学有关的各种问题。除了谢先生带的博士研究生和国内外访问学者外,许多在京的青年学者和批评家都参加了这一学术沙龙性质的活动。1999年,我在《批评家周末十年》一文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94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仅次于1917年。这一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中国的文化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同时,这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和体制的形成时期,这种形成对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文化状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中国现代文化自身的历史来说,1942年是一个转型期。在这一年,“五四”时代那种原始的、自然的、宽泛的现代文化开始被它其中的一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所取代,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显示出其必占鳌头的明确趋势。毛泽东思想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同时又是对它的变易与更新,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当时的文化要求。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建立了以议会政治和自由经济为标志的制度框架;这种制度本是现代化成熟阶段的标识,因而它出现在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期就具有了相当程度的虚假性,依靠这种尽管是一步到位的制度无法完成现代化所需要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深刻革命。尤其是在列强环伺的严酷环境中,这种制度愈发显出了它的虚弱与苍白。既然现代化已被全球扩张的资本主义注入了中国的机体成为其内在的需求与目标,那么现代化的本有规律就会有力地规定中国社会变迁的步骤。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应是高度的社会整合与民族国家的建立,而这一任务是腐败软弱的北洋政府无力承担的,于是有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但国民革命后执政的国民党集团仍然未能实现社会整合,它没有能够动摇中国以自然经济的乡村为基础的传统生活方式,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统一;对外它也未能有效地捍卫国家独立,它甚至不能保证国家的领土完整。这种状况就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必要与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及其信奉的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推行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制度成了实现社会整合、建立民族国家的现实力量。这种形势赋予了毛泽东思想以一种无可争议的历史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在中国共产党还仅以狭小的根据地同国民党、同日本侵略军做斗争的时候就已经彰显。
  精神文化尤其是文学作为广义的社会文化的直接体现,也不得不受制于现代化或称现代性在中国的实现过程。1942年毛泽东主持的文艺整风的两个主要目标——实用化与集中化——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要求:实用化指向文化的普及,集中化指向社会的统一,这都是社会整合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可以把文化的实用化与集中化要求看作一个有能力实现社会整合的政党在其革命过程中必然具有的严厉本性的一种体现。当然文艺在集中之外有它自己的规律,文化除实用之外有它自身的价值,但这种规律和价值在历史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因为历史的某种特殊的需要是不被强调甚至被压抑的,这也是文学与文化存在于社会中经常要遇到的事情。
  今天我国早已建成民族国家,也基本完成了以社会结构的同质化和社会生活的统一为内容的社会整合,已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邓小平理论成为崭新而正确的意识形态。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也必将由此而走向真正的自主与自由。作为文化人,我们终于走出了一个必要的但却是痛苦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再来回望文学的历史,仍会有对它曾经有过的、不可避免的经历油然生出会心而又痛惜、同情而又责备的复杂心情。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42:走向民间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