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

  • 版 次:1
  • 页 数:199
  • 字 数:168000
  • 印刷时间:2007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6865781
  • 丛书名:良渚文化研究丛书
作者:王宁远 著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编辑推荐
有关良渚文化的考古资料在遗存类别上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墓葬资料极其丰富,而居址遗存则相对缺乏。 本书作者采用个案分析和宏观统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太湖流域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居住遗址和相关器物进行分析和认识,从“住”和“行”两个向度,探讨当时人们的聚落和居住形态。 
内容简介
良渚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聚落形态、宗族构成、社会生活、宗教观念、礼仪制度、艺术情趣等考古学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导致这种文化独特性的原因又牵涉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方面面。
  《良渚文化研究丛书》是以考古发现和出土的大量信息资料为素材,挑选和邀请在良渚文化研究各个不同领域内卓有成绩的中青年专家,就各自擅长的专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然后撰写出版相关专著,旨在通过对良渚文化物质环境和精神世界诸多方面子课题的系列研究,由点到面,构筑起对良渚文化全面和纵深研究的较完整体系,深化对良渚文化和良渚遗址的总体认识。以全新的角度和合理的诠释,赋予断简残片式的考古资料和信息以全新的生命力,部分复活和建构起四五千年前良渚文化人与人之间、人与遗迹之间、人与器物之间、人与事件之间相生相伴的场景和细节。
  本书对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
王宁远,1968年生,浙江遂昌人。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曾主持海盐仙坛庙、桐乡姚家山、安吉芝里等大型遗址的发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20万字。
目  录
前言 良渚文化居住形态研究的目的与现状
第一章 良渚文化聚落的宏观考察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节 遗址地貌类型与时空分布
 第三节 聚落规模与等级
第二章 环境、气候变迁及经济模式与良渚聚落形态
 第一节 太湖流域现代环境
 第二节 a.B.P前的环境、人类经济与居住形态
 第三节 a.B.P后的环境、人类经济与居住形态
 第四节 聚落的扩散与人口迁移
 第五节 良渚中晚期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矛盾 
第三章 基层聚落个案分析
 第一节 嘉兴地区
  一、仙坛庙
前  言
总序: 年近“耳顺”,不免时时回想过去,近五年来直接从事良渚遗址保护的酸甜苦辣,以及过去二十多年间亲身经历、体验和参与良渚遗址保护的点点滴滴,都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而将这些琐屑零碎的如烟往事俯拾起来,竟然就拼缀出良渚遗址保护岁月蹉跎的依稀景象。   1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良渚文化聚落的宏观考察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章试图通过遗址量值分类统计的手段,对良渚时期遗址的地貌类型、时空分布及聚落等级等诸方面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良渚聚落的总体面貌进行宏观考察。
  在正式讨论良渚文化居住形态前,首先要明确良渚文化特定的时空坐标。
目前学术界对于良渚文化的年代认识尚存有明显差异,大体可分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良渚文化的绝对年代在距今5200~4300年左右。尽管在具体年代的划分上可能稍有出入,江浙沪一带从事良渚文化研究的学者大都持此观点;另一种观点主要以栾丰实先生为代表,主要通过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共存的良渚型器物,结合大汶口文化的分期,推论良渚文化的起讫年代为距今5500~4500年左右。对此问题,持前一观点的宋建、蒋卫东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辨析,本文同意他们的观点,此不赘述。本文所涉及良渚文化分期及年代的推定,基本参照前一观点。
  至于良渚文化的空间分布,学术界的观点比较统一。尽管对良渚文化外围区域的性质讨论尚未一致,但其分布中心区域为太湖周边则是学界公认的。目前已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大体是西到湖州,南到钱塘江,东到上海,北到宁镇地区东缘的丹阳一带。
良渚文化自1936年发现以来,太湖流域发掘或调查发现的良渚遗址数量很大。据高蒙河在《长江下游考古地理》一书中的统计,截至2003年已发表的地点约440处。大量的遗址为我们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样本基数。但其中许多地点因为自然与人类破坏而残缺不全,造成聚落信息的大量流失;大多数遗址只进行过地面调查或小面积试掘,遗址性状很不明确。在经过发掘的地点中,被判断为墓地的占据绝对多数,明确为居住遗址的数量很少。因为大多数发掘的面积都不大,甚至整个太湖流域经全面揭露的遗址尚未有一处,这种情形下,对于遗址性状往往只能做管窥式的推论,其可信度到底能有多高,是很值得讨论的。不过,从太湖流域的史前考古发现看,各时段的墓地和居所都是毗邻分布的。我们在后文将会指出目前对良渚遗址性质的判读中,很多被视为墓地的地点,实际上是墓地和居址的复合遗址。所以从整体量值统计的目标出发,淡化对具体遗址点性状的判读,将每个遗址点都视作一处聚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其中可能存在例外的是良渚遗址群,这里遗址分布极为密集而工作开展较多,以往一般将现代地貌不连续的地点,即使彼此距离仅几十至百余米,也分别命名为不同的遗址。其实这些相互毗邻的地点可能是同一聚落的不同功能区。比如莫角山与反山、桑树头等“点”的关系就是如此。所以在这个区域,原先聚落的数量可能要少于现在遗址“点”的数量,而其他地区则可近似地将遗址点分布视同聚落分布。
目前对良渚文化遗址的统计分析,以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一书最为系
书摘插画
插图

 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