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余光中对话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余光中对话集

  • 版 次:1
  • 页 数:315
  • 字 数:297000
  • 印刷时间:2011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501943
  • 丛书名:中华文化复兴方阵·名家对话系列
作者:余光中 著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编辑推荐

     《余光中对话集:凡我在处,就是中国》是余先生对话文章的系统结集,带领读者从大师睿智的语言中零距离探寻一代学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面对面感受文化大家雍容大度的学者风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余光中先生的对话集。书中所收的文字一是各大媒体对余先生的访问,一种是诸多专家、学者与余光中的对话、聊天。书中话题涉及各个方面。
  本书是余光中访谈在海内外第一次系统结集出版。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梁笑梅,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员,余光中研究专家。

目  录
编者前言
第一辑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余光中先生访谈录
人生回首
交流
自己动手写
新诗的局限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浪子与孝子
话说五四
相似的历程
争论:不平静的诗歌时代
面对大众文化
新的和旧的责难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余光中先生访谈录
  访问者 丁宗皓
  人生回首
  丁宗皓:余先生,您的诗歌与散文早为人们熟悉,但内地的广大读者对您的经历所知并不详尽,请您谈谈个人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
  余光中:我1928年生于南京,父余超英,母孙秀君。祖籍是福建永春。
我父亲是闽南人,在政府侨务委员会任职。母亲是江苏人,江南对我深有影响,我舅家的人与我相当亲,我在感觉里也是一个江苏人。我没有兄弟姐妹,小时候一直很孤独。
  抗战时期,我正在读中学,不久就开始流亡,在沦陷区逃难,最后到了四川重庆的乡下才安顿下来。我在四川一共呆了7年,直到抗战胜利。那7年里,我是听着嘉陵江水的涛声度过的,所以我们不是四川人,但我们讲四川话,那时,我开始写一点诗歌。
  抗战胜利后,我于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同年人金陵大学,后又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夏天,我正读厦门大学二年级,因战事关系到了香港,住了一年。在香港的一年里,没有书读,我很苦闷。在香港那种环境中失学,创作无与为继。一年以后到了台湾,进了台湾大学接着读书,这时我开始写作,一直到现在没有中断。
  1950年起,也就是大学毕业后,我写诗越来越多,同时在大学教书。
1958年我赴美读书,回台湾后在师范大学外文系教书。1964—1966、1969—1971,我又两度去美国教书,1974年我去了香港在那儿教学,一待就是10年。
  交流丁宗皓:余先生,内地的读者对您的了解很晚,我们是从诗人流沙河先生所编的《台湾诗人十二家》上看到了您的名字并了解您的诗歌的,当时内地一下子被您以及另11位诗人的作品震动了。当然您的诗更有魅力。那时我们所惊奇的是您那么深情地咏唱中国并带着让人迷醉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乡愁》、《莲的联想》等诗为内地的许多诗作者打开了一扇门。那时是您最早与内地接触吗?余光中:‘1974.一1985年有10年时间,我一直在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任教,后来转至中山大学中文系。我写的一些东西对我来说主要产地为台湾、香港、美国。我写的主题是对少年、童年时代的回忆,回忆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这就是能让读者感怀的原由吧。1980年初我开始与流沙河交往,《台湾诗人十二家》于1983年出版,这期间我与流沙河通信。流沙河与我有十多年的接触,直到1996年我应四川大学之邀去讲学才见到他。
  80年代中期,随着大陆的开放,很多作家、学者来过台湾,朱光潜来台湾时已是晚年,辛笛也来过的。台湾曾举办过一个40年代作家研讨会,大陆上去了十余位作家。
  1992年9月我回一次大陆,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作学术交流的。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余光中对话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