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激荡与拐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中国传媒激荡与拐点

  • 版 次:1
  • 页 数:221
  • 字 数:25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6527801
作者:喻季欣 主编,张晋升 副主编出版社: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震惊中国、震惊世界,而政府的救灾行动和媒体的开放性报道又震撼了中国、激荡了世界。地震是坏事件,可称为负面事件。但由于政府处置得力,媒体反应快速,因而全民族的力量都凝聚起来,其产生的正面影响力不可估量。成功的报道实践,颠覆了过时的、模糊不清的概念一“负面报道”。
现在,我们从本书中,看到的不仅是汶川地震的报道,还有抗冰雪灾害报道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报道,这些报道同样令人深思、回味。透过这些报道,我们看到了传媒人在负面事件采编中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引导舆论的功力。学界和业界精英对事件的叙述和点评,也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传媒传播的价值,阐述了突发性事件公开报道的作用和操作方面的艺术,其中不乏新的理念和见解。
  这是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以强烈的新闻敏感和专业精神编著的一部认识社会、体现社会担当的好作品。对政府部门和媒体各自的使命、责任都有所论述,尤其是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取得共识很有帮助。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及时和很有意义。从本书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传媒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感受到我们传媒的成熟和可以信赖。
作者简介
喻季欣,文学硕士,二级作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现任教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出版文学、新闻著作8部,发表多种作品300余万字。多次获全国和军队文学创作、文艺评论和新闻奖。
目  录
序一 传承与弘扬“知行合一”精神,做新时代的担当者与创新者
序二 汶川地震颠覆了“负面报道”
上编 思辨锐言
 新闻媒体处于正在净化的过程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李仁臣纵论当前中国新闻报道
 应建立突发性新闻应急报道机制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于宁畅谈当前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媒体,在世界变迁中前行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谈该报近期重大新闻报道
 中西媒体若开战,达赖肯定会乐坏
 ——《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刘水明谈当前国际新闻报道
 用文化引领新闻,完成中国新闻界的历史使命
 ——访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杨春南
 新闻的时代价值
媒体评论
这是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以强烈的新闻敏感和专业精神编著的一部认识社会、体现社会担当的好作品。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述卓 本书对政府部门和媒体各自的使命、责任都有所论述,尤其是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取得共识很有帮助。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思辨锐言
  应建立突发性新闻应急报道机制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于宁畅谈当前中国新闻报道
 网评是民间声音,是民意,是对政府话语的一种良性补充,政府要对公众加以积极引导。
面对这次奥运圣火传递在某些西方国家遭到“藏独”分子破坏,中国媒体报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觉。
陕西“周老虎”事件和湖南“吴老虎”事件,其共同点都是假新闻。但“周老虎”已经涉及政府,作假者跟当地政府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吴老虎”是旅游区老板跟记者串通好,直接牵涉到媒体,当地政府并不知情。两者要区分对待。
像CNN这样一些跨国媒体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国际新闻报道,从而产生了话语霸权。中国的传媒事业正在逐步发展,但在舆论战线上,还是他强我弱。
  谈起2008年令世界关注的中国新闻报道,《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于宁直抒胸臆,众多见解让人茅塞顿开。这位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他的一篇评论还被放大压在前国务委员陈俊生的办公桌上。4月23日,当笔者如约来到于宁老师的办公室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老人家,宛如邻居家的大爷,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更让人倍觉钦佩的是这位新闻界老前辈对当前新闻报道的深刻见解。
  写好评论的前提:关心国家人民命运
和一位在《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了17年,先后有《怎样写新闻评论》、《评论员札记》及评论集《跨世纪之路》、 《大好时光》等著述出版的评论界老前辈面对面交流,首先请教的当然是如何写好评论。
于宁认为,写好评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对国家人民命运关心。……

 中国传媒激荡与拐点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