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早教 > 育儿百科 >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0月01日
  • 开 本:24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76883
作者:崔玉涛 著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编辑推荐
  在婉拒了十几家出版社的图书策划方案之后,本着“不做育儿百科,不做空洞理论”的原则,崔玉涛医生同意了这套“图解育儿”系列书,既是为了给妈妈们*舒服的用户体验,也是想把育儿的方法讲的通俗易通,让新手父母真正能够看书育儿。

   在长达25年的行医经验中,崔玉涛医生很少给孩子开出抗生素药物,普通药物也是尽量少开甚至不开,妈妈们因为几乎都是没有任何经验,所以认为育儿是件庞杂的事情,但是做好那些核心的事情掌握那些核心的道理都足够了,剩下的就是耐心和细心,崔玉涛医生是一个极其有效率和有条理的人,经过他本人数次的校审之后,相信这本育儿书能让妈妈们能够做到开心育儿,养育出一个健康开心的宝宝。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套装(1-8)》①小儿发热②母乳与配方奶③肠道健康④小儿过敏⑤辅食添加⑥小儿疫苗接种⑦小儿护理⑧小儿生长发育


 
内容简介
  本册《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的主题是直面小儿就医误区。
  很多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和医生总是交流不好。“孩子一直咳嗽”“孩子总是发烧”“孩子吃了头孢”……家长在尽力地和医生交流,可是这些话往往不能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
  本书让家长了解以下内容:带孩子看病需要携带什么;为了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孩子的情况,应该如何向医生提供孩子的病史;如何理解医生的查体化验与治疗方案;用大剂量的药让孩子用最快的速度恢复健康好不好;是不是生病后到医院越早,诊断就越快;新药是不是一定比旧药好;频繁换医院有什么害处;别人家给的建议要不要听取……


作者简介
  崔玉涛
  新浪微博粉丝:322万人。中国最知名的儿科医生。
  崔玉涛是中国儿科领域的权威医生,是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作为明星医生,他的微博粉丝过三百万人。他的微博内容已成为育儿媒体经常选用的素材。马伊琍,李小萌,李小璐,刘孜的宝宝都曾得到过他的悉心照顾。《爸爸回来了》《天天向上》等栏目中崔大夫都做为人气儿科医生出境。崔医生每年国内讲座近百场,每年应邀参加各种国际儿科会议,在他的《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中传播了他了解到的国际最前沿的育儿知识,并与中国传统育儿方法有机结合,帮助中国的家长们建立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念。

目  录
第一章 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如何看待疾病
 家长应该做的事:准确地提供病史
 医生应该做的事:准确判断和有效治疗
 家庭成员对待孩子疾病要有良好的心态
第二章 如何向医生提供病史
 家长说的话医生听不懂
 描述病情要做到简洁、准确
 少用虚词、多用数据,数量化描述
 及时记录、理顺病程,书面化表达
 少带情绪、保持冷静,客观地叙述
 看病要携带病例与药物说明书
 描述疾病的自然变化和服药后的变化
 关注并描述孩子的一般状况
媒体评论
  崔医生尊重专业,尊重科学,尊重患者,他让我坚信正确的育儿观念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是一套好书。
  ——刘孜(演员)
  同意崔大夫的观点!药物不是自愈宝宝的唯一办法,这套书可以引导很多妈妈护理新生儿的各种急症。有书,有漫画,总之80后的妈妈会特别喜欢。
  ——白百何(演员)
  这套书(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确实有很大价值,第一它可以给你直接的技术方面的指导,第二它会给你心灵上的安慰和支持。和长辈育儿观念冲突的时候,你把这套书拿出来,长辈很容易信服。
  ——李小萌(央视主持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为何家长的话医生听不懂?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和医生总是交流不好。“孩子老咳嗽”“孩子老发烧”“孩子老不好好吃饭”“老睡不好觉”……如果大家是医生的话,应该怎么理解这个“老”字,每周几次?每天几次?每个人对于这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作为医生来说,没有标准衡量。
  还有的家长来了医院以后特别急,“孩子发烧,简直烫手。”烫手是个什么概念?每个人感觉到烫手的温度都不一样。接下来问,吃药了吗?吃了什么药?家长回答,吃了,吃了白色的或者吃了红色的,吃了头孢。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向家长这样叙述,大家能给我提供什么信息?白色药片、红色药片太多太多了,还有头孢,至少 20 种以上的药物名称里都有“头孢”两个字。
  你给孩子吃的到底是哪一种?吃了一片,还是吃了一袋?这之间有很大区别。这些都是我在临床中碰到的问题。
  家长非常激动,急于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说的这些话,对于医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医生无法将其作为依据进行诊断。要想让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孩子情况,就应该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否则的话,家长的激动,只是表达了一个情感。家长特别着急,医生特别理解,但还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因为家长没有向医生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很多时候没有达到看病的效果,不是因为医生没有好好看病,而是因为家长可能不知道怎样去整理这些信息,然后提供给医生。通过本书,希望向大家解释一下应该怎样带孩子看病,如何让医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怎样与医生交流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药不是越新越好?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用新药,认为药越新,科技含量越高,效果自然越好。其实,给孩子选择新药必须遵循一个原则——过去没有这一类的药物,用这个新药才会很有效果。如果过去有类似的药物,还是尽可能用老药物。因为老药用起来安全度相对会高一些。
  我们在看药物说明书时会发现,有的药物,副作用写了二十条,而有的药物,副作用只写了十条,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十条的比二十条的副作用要少一些?不一定,说明书写到副作用越多,并不意味着这个药越不安全,恰恰说明我们对这种药的了解更为详尽。不能因为 A 药十个副作用,B 药二十个,所以选择 A 药。十个的很可能还在了解中。特别是标了那些目前没发现副作用或者副作用不详的药物,不一定没有副作用,这种药物实际是很危险的,因为你还不知道它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看它的历史,用得历史越长,副作用相对了解越全面,可能它的一些副作用在改良中得到了减缓,用起来也相对可靠。千万不要因为说明书上写的副作用比较多而放弃了。我们看说明书上写着不良反应,它后面一般有个百分比的数,表示发生率有多高。有的写着,“罕见”,言外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直面小儿就医误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