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平)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平)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421894
  • 丛书名: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库
作者:罗成琰 等著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内容简介
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一个分支,本卷试图从现当代文学的各个侧面评述有关论辩的历史情况及各方观点,希望为读者搭建一个回望世纪性论争的小小平台。文学卷分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两大部分。结构体例呈现出两种风格。
目  录
绪论 世纪之辩:新旧文学阵营的对峙
一、新旧之冲突
二、中西之比较
三、文白之优劣
四、激进与保守的分野
第一章 横空出世:文化激进主义与新文学的倡导
一、革命与改良策略的交响
二、“活的文学”的建构
三、“人的文学”的张扬
第二章 破旧立新: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批判
一、“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二、“旧诗的骸骨已被人扛着向张着口的坟墓去了”
三、“旧戏不能不推翻”
四、黑幕小说:“杀人放火奸淫拐骗的讲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横空出世:文化激进主义与新文学的倡导
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并没有促成一种具有崭新形态和面貌的文学样式出现。尽管近代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和打破了根深蒂固的文学传统和审美规范,但它与传统文学的“脐带”尚未彻底地撕开和断裂。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只有以1915年《青年杂志》(自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创刊为开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四新文学运动,才以彻底的“断裂性”姿态从根本上破坏和动摇了传统文学的牢固根基,从而创造出了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中国新文学。总之,五四时期是文学革命的时代,它大胆地引进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理论学说,激进地批判和否定中国传统的封建旧文学,推进了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一、革命与改良策略的交响
中国文学在五四时期能够顺利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乃借助于“五四”激进文人革命激情的全面喷发和无比威力,而直接倡导中国新文学并推动其蓬勃发展的则首推激进文人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凭借《新青年》这一生龙活虎的传播媒介,中国文学首次以激进的“革命”方式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靓丽的青春风采。
在学界看来,1917年1月和2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和第6号上的先后发表,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发端。在文学革命的运思方式上,胡适和陈独秀虽然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但总体来看,他们的并不含有暴力、暴动倾向的革命姿态,却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彻底颠覆和全面背叛。
作为文学革命出色的拓荒者,胡适最先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正如陈独秀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然而,随着学界对胡适正面历史价值的不断定性,反而对其撰写的可以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经典的《文学改良刍议》的认识存在更大歧义。一个比较突出的观点是认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并无“革命”的内涵,是陈独秀把它粗暴地改为带有政治色彩的“革命”。看起来这种反思不无道理,但触摸历史脉搏它却经不起诊断和推敲。实际上,胡适的“革命”意念由来已久,“革命”本来就是《文学改良争议》的题中之旨、文中之意。它响亮提出的“八不主义”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彻底性革命和根本性破坏,其宣告的文学的终结和新文学的来临,足可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
书摘插画
插图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古今之争(平)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