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廿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三联生活周刊廿年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5279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编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编辑推荐
  1995年,时逢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继承《生活》的传统,于1月14日恢复出版了《三联生活周刊》。20年里,《三联生活周刊》坚持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承诺以*快、*丰富、*好看的标准梳理一周新闻。在网络新媒体崛起的当下,以独特性话语权谋发展,做深度、权威的新闻,以活跃的思想力审视社会变迁,以高雅的文化气质倡导新生活。
 
内容简介
  2005年1月,曾有《三联生活周刊十年》(平装本)出版,主要反映了1995年创刊至2004年底的历史记忆,此书售罄后又于2009年以同一书名作为“三联生活周刊文丛01”再版(精装本)。此次时逢创刊20周年,再编文集一册,除反映生活周刊在第二个十年中的成长,还重点补充了上一个十年回忆中欠缺的内容——与民间资本合作办刊的往事。希望这些有趣的编辑部故事能让“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目  录
向三联生活周刊人致敬——樊希安
回顾三联生活周刊的管理——张伟民
创办周刊的回忆(1995~~2001)——潘振平
安贞大厦的日子——朱伟
声音的编辑——苗炜
听觉训练——舒可文
读者来信了——阎琦
吐槽负能量——邢海洋
开窗子 搭架子——商园
事实,以及选择——李鸿谷
重新出发——李伟
多数时间在路上——李三
最好的相遇——李菁
寻找生活的景深——鲁伊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安贞大厦的日子》
  在我记忆中,每个部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办公室,因为我本能地反感那种把每个人都隔在一个个小隔断里的公司化环境,觉得那是压抑人个性的生产线,所以本能地认为,办公室应该反其道行之,能让人舒展,甚至可以是通过涣散来消解紧张的。安贞大厦的好处是楼顶的平台,有太阳的日子,可以搬把椅子晒太阳看书;夏天夕阳西下后,可以吹着凉风喝啤酒。
  我记得清楚,那时舒可文所布置的文化部办公空间里没有正经的办公桌,我还记得她说话的语气:“不要那样的桌子!”她带了一帮时尚女生:小于、邢慧敏、钟和晏、徐浅吟,只有王小峰一个算是“党代表”。她们的办公桌就是在宜家买的一张大桌子。舒可文领导下的文化部一直是周刊最松散的单位,聚在一起的主要目的大约是由舒可文疏散因我而构成的紧张,所以,小于习惯叫舒可文“菩萨姐姐”,大约是指她宽松的管理与不跟任何人较劲的态度吧。
  《读者来信了》
  2014年初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信,作者问我是否还记得这个名字。我觉得熟悉,却想不起因何事有过交往。很快,他发来一张照片,竟是19年前我回复他的一封信。记忆中,好像是他来过一封信,责怪我们为什么不能尖锐一些;又好像是他写来一篇文章,因言辞激烈,我不能用,还要给他解释,过于民族主义无益。虽然记忆模糊了,但是看来,尖锐的问题被有效化解,作者心火降下,将那信存了下来,至今纸张完好,字迹清晰,显然保存良好——我的感动真是无以言表。
  也会有读者对周刊内容不认同,写来偏激的责问信,不能回避,就把回复来信当作消除对方怨气的机会,我会真诚地署上实名,以示尊重和负责,摆事实讲道理,让读者服气。往往这样做过之后,会收到这样的回信:“谢谢回复。是我看问题角度太偏激了,不好意思!我会持续保持对贵刊的关注,希望能通过你们的努力看清现实,看到希望!”成功的沟通,让我很满足。
  《带着任务去旅行》

 三联生活周刊廿年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