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的最后回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的最后回眸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4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0043604
作者:张倩仪 著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编辑推荐

  

  长期逃学的沈从文
   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
   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
   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
   满脑子地狱惨象的胡适
   ……
  100余位民国人物  200多部自传作品
  细笔勾勒民国大师的童年成长足迹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别辟蹊径,利用1828至1938年出生的多达150余位名人的自传,专门研究他们的童年。从中捕捉他们童年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之微,条分缕析串连组合,如实活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有绪、行之久远的童年生活形态,及其经西风美雨的洗礼而一去不可复返的历程。
  从这部材料丰富、妙趣横生的著作中,我们既可看到那些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大人物既单纯又不平凡的童年情景,又可看到数不胜数的小人物的人生如何构成传统中国的“乡土”特色,更可看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被日益卷进全球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瓦解和重构中国人生活形态的过程。
  这虽是一部舀取中国历史长河一个片段的“小”历史,却把握住了滚滚水流之下的脉动。折射出中国千年未有的大格局的变动,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张倩仪,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主修文史及教育专业,曾游学日本及美国。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前香港出版学会副会长。曾主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敦煌石窟全集》26卷、《中华文明传真》10卷的出版工作;与飞利浦合作出版的The Forbidden City: A multimedia Window on Chinese Civilization(《紫禁城》)曾获International Compact Disc Interactive Association 银奖。长于文学、历史、艺术的比较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升天图研究》、《西行找中国》、《0后风云——香港城市的热眼旁观》》、《清——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等书。曾获青年文学奖、香港书奬。现从事自由写作、旅游考察及举办阅读活动。

目  录
独辟蹊径创新境——序《再见童年》唐振常
代序——感受的历史陈万雄
自序——告别农业时代和它的童年
教育篇
 学塾
 没有一个字相同的教科书
 古人十分重视蒙学书
 蒙学书的短句和押韵形式
 附一:蒙学书简介
 附二:非汉族识字书或蒙学书
 附三:名书法家书写的《千字文》举例
 卜卜斋——不打不成人
 念口簧
 反对硬背的父母和教师
前  言

这些年,流行怀旧。
在个体层面上,中年左右的七〇后八〇后,借助网络,恣情的拾掇那些在物质贫乏的童年时代带来甜蜜与美好的零零碎碎,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中想象着慢板生活;在历史时代的层面上,蜂拥四起的有关民国的出版物、影视节目、言论,构建出了一股正气凛然的“民国范儿”。
我们且把这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看一看,那些举手投足就是“民国范儿”的人物,拥有着一个怎样的童年?
张倩仪女士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搜集整理材料,为我们细笔勾画了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后一代人物的童年点滴。除却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社戏》《故乡》这些为我们所熟悉的“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之外,我们有幸通过张女士的辛苦努力,得窥当时那些散见于各种自传材料中的童年往事。
温故是为了知新,就如陈万雄先生在序言中所说,儿童生活绝不是“小儿科”,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而中国在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时代漩涡的涡眼正是那些大人物的童年生活。在大历史脉络下,他们的童年谱写的“小”历史,也许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那里隐藏着塑形现代中国的基因密码,埋藏着许多我们尚未开采的宝藏。

媒体评论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出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鲁迅

  童年的生活不是“小儿科”。童年的成长过程,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以至该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作者本书在描写传统中国童年生活及其迁变而使之成趣味盎然的知识外,文字间另有深意,一言以蔽之,是对文化生活价值的终极的关怀。
  ——陈万雄,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张女士的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如画,展现于眼前。  
  ——唐振常,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独辟蹊径创新境--序《再见童年》
  唐振常
 张倩仪女士《再见童年》,是一部奇特之作。在当今著述之林中,它独辟蹊径,另开新路,从当代时流大量的自传文字记载,去感受时代,研究历史,条分缕析,发而成篇。在张女士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如画,展现于眼前。胡适力倡传记之作,谓其用在于"为史家找材料,为文学开新路"。此言诚是,为一时传记写作之兴,起了鸣锣开道之功。张倩仪女士利用当代时流多达一百五十余人的自传,专门研究他们的童年,写成这么一部别开生面之作,真是独得新境了。
 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时代更迭,新旧交替,于中国而言,诚所谓千古之变局,而中西文化之冲突,贯穿始终,愈演愈烈,于时所有之求变,上自意识变化,下至物质探求,思想之变易,学术之所向,制度之求革,风俗之望改,"因政教而成风俗,因风俗而成心理"(章太炎语),无一不为此两种绝然不同的文化之冲突所衍绎以发生。在本书作者所阅读和研究的所有自传中,上而及于宏观之文化,下而见乎具体之施为,亦无一不反映了旧之逝,新之来,分门别类,条列以陈,乃所以补史籍之未载,得史事于感受,娓娓道来,如述身之所经。这也是一种史识。陈寅恪先生一生强调"在历史中求史实",脱离开了历史,无史实可言;史实之得,于亲历其事者之缕述,亦在其中。本书作者于研究转述中传播了史识,读其书者亦可以得史识焉。是以,此作便是从名人自传中看时代与社会之作,了解何谓文化之作,何谓传统文化之作,进而便可悟出文化承传与创新之义。此作从各家作者童年之所身受,分纂为教育、家族、环境、游戏和工作、前途、价值观、宗教、女性诸篇,而尤详于教育,其所举于教育篇者,多达二十三题,此亦自然之事,主题即在"中国童年",童年所经,自以受教为主。作者《自序》不称此为研究之得,然而研究不足以成书,其教育篇所述,更多分析,乃是以具体事例条分缕析,尤为研究有得之作,应更予留意焉。
 作者近年多次返回大陆,眼见"七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一去不返,中国人洒血洒泪所追求的,都在十多年中以经济之手无声地做到了"(本书《自序》)。其言甚是。然作者在这本对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传统文化的审视和研究之中,就文化之传承言,亦有所感,请见作者《自序》的两句话:"历史总喜欢跟我们开玩笑,今日放弃的,将来我们或会缅怀甚至抢救。""人往往走完路之后,才回味路上的片段风光,而风光已经不再。若未走完即回首,是否可以减少所交的学费?"我欣服其说。我尝言,以著名的徽州文化为例,明清之际,徽学、徽商、徽戏、徽菜,以至于徽州乡土文化建筑,是相继而起,同时大盛,其间经纬,很值得研究。何以今日经济大盛,文化则衰落不振?在经济大潮中予文化以应有之地位,应是亟须予考虑并采取措施的事。是书之作,或亦可以于此有启发也。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八日于上海

 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的最后回眸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