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中国名校纪实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军事 >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中国名校纪实丛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078496
作者:龚盛辉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内容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是我军最高工程技术学府。
国防科技大学的50多年发展史,是与国家昌盛和民族振兴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和国百废待兴,*、党中央毅然决策成立“哈军工”,以培养“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1977年,“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刚刚结束,邓小平即亲切接见长沙工学院(原“哈军工”主体)领导人,并批示将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20世纪末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新军事变革初露端倪。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于l999年做出组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的重大决策,赋予学校“为全军培养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培训高级领导干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光荣任务。2003年10月,*主席亲切接见学校主要领导,谆谆嘱托他们一定要办好国防科技大学,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为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学技术支撑:先后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约l3万名各类人才,其中有36人当选为‘两院’院士,17人成为党的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及中纪委委员,300余人担任省、部、军级以上高级领导职务;取得了以“银河”巨型计算机为代表的4000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龚盛辉,1959年生于湖南江永,1978年入伍,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机关干事,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校报副编审,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绝境无泪》、长篇纪实文学《战神耳目》,在《解放军文艺》、《昆仑》等文学刊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与日同辉
第一节 毛泽东决策创建“哈军工”
第二节 邓小平批示成立国防科技大学
第三节 江泽民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
 第四节 胡锦涛对国防科技大学寄予厚望
第二章 “军工”传统
第一节 陈赓治学
第二节 “两老”办院
第三节 “端盘子”、“搭梯子”
第四节 学园奇葩
第三章 重振雄风
第一节70年代:南迁之冬
第二节80年代:科研之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与日同辉
1807年,欧洲爆发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在耶拿战役中,普鲁士军队被法军打得落花流水、一溃千里,致使普鲁士几乎丧失了一半国土。普鲁士举国悲愤。大学教授们纷纷向国王威廉三世献计献策:振兴普鲁士,必先从办大学开始。
威廉三世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告示国民学习科学、培养民族精神,并批示洪堡德在费希特等有识之士的辅佐下创办一所高水平大学。
1810年,世界著名的柏林大学宣告诞生。柏林大学在洪堡德、阿尔托夫等教育改革家的主持下,改变了传统的“大学是教学的机构”的办学理念,首先把科研机制引入大学,倡导“大学是研究中心”的崭新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自由地从事创造性的学问”,每个学生“至少在日益增大的知识金庙上置放一块金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既是教学中心也是科研中心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随着柏林大学的发展壮大,德国国民学习科学蔚然成风,各种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从此德国在科学领域执掌世界牛耳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

 国防之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纪实—中国名校纪实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