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心理康复完全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养生 > 心理健康 > 地震灾后心理康复完全手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350616
作者:郑希付,张皓 主编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内容简介
无论你是谁,通过阅读本手册,都能学到一些帮助地震中受难的同胞或者帮助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并且可以学以致用,发挥你的力量来影响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获益。
  本书主要以读者群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阐述,讲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少理论、多方法,操作性强,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本书适合地震灾区人民、各类志愿者和所有对心理干预和援助工作感兴趣的人阅读。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地震灾后自我心理评估
 第一章 灾后自我心理评估的内容
  第一节 灾难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自我心理评估的内容
 第二章 灾后心理评估的方法
  第一节 成人创伤经验、创伤问题评估
  第二节 儿童创伤经验、创伤问题评估
  第三节 援助者的自我评估
 第三章 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评估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第二节 应付方式量表
  第三节 焦虑自评量表
  第四节 抑郁自评量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部分 地震灾后自我心理评
  第一章 灾后自我心理评估的内容
  第一节 灾难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波及陕西、甘肃、云南、重庆等多个省市。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使受波及省市的人们陷入焦虑和恐慌的巨大心理压力中。人们将如何接纳猝临的灾难,怎样树立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如何从容应对未来,如何面对被改变的人生命运呢?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又该怎样走出黑暗的阴影,摆脱心理的重大危机呢?众所周知,许多灾难中的幸存者,摆脱这种经历带来的困扰需要一个很艰难的长期过程。身体可以很快好转,但心理的重创却很难平复。无论是与死神较量过的幸存者,是承受瞬间亲人逝去的巨大悲痛的受害者,还是在焦虑恐慌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受灾民众,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物质的救援、身体的医治、政府的温暖之外,更需要心灵的抚慰、压力的疏解和心理的干预,需要灾难过后内心的平复,需要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多月来,不少人时刻关注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和灾区同胞的境况,并经常为此悲伤、落泪。医学心理学专家提醒,普通人在关心和帮助灾区群众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防止因过度关注灾害而造成心理创伤。
最近,很多一直关注灾情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一看到报纸、电视上关于灾情的报道就心烦意乱,特别是看到催人泪下的场景时会感到自己的承受力已到极限,以致白天工作提不起精神,晚上睡觉也不踏实。当人们通过媒体间接接触灾难,如目睹灾区人民经受苦难,看到震撼人心的救援场面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并且可能造成感情上和身体上的伤害。因此,大家在关注救灾及灾区群众的同时,也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保证休息。如果经常出现负面情绪,自己不能排除时,就要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最好不要让儿童观看有关灾害的新闻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因为儿童的心理最容易受到伤害,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感情和反应方面的变化,如出现畏缩、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不能与其谈论有关灾害事件;相反,也可能表现得像从未发生过灾害一样。如果孩子出现这些反常现象,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回顾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亲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之中患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值,有些比正常值高3~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年到7月28日这一天,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受过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书摘插画
插图

 地震灾后心理康复完全手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