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第一家农家书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书的起源/书店 > 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第一家农家书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3678647
作者:李朝全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内容简介
十岁时,金兴安父母双亡,由政府和乡亲养育长大。他凭借顽强的自学,成了一名有影响的作家,并晋升正高职称。年过半百之后,他捐出全部藏书及稿费,在缺书少文化的家乡建起了作家书屋。十几年来,一批批农家学子从书屋走进了北大、清华等高校,许多农民学到了发家致富的本领。蒋集镇农家(作家) 书屋成为当地一座移不走的知识银行和*美的“人间天堂”。由李朝全*的《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家农家书屋)》讲述了**家农家书屋及其创办人金兴安的故事,并以点带面,全景式地介绍安徽省乃至全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状况,弘扬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精神,反映农家书屋工程在服务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全民阅读推广和书香中国建设在提升全民族精神文化素质方面的*端重要性。
目  录
引言
  读书是国家大事
第一章  最美人问天堂那是书屋模样
  偏远乡村的精神家园
  穷村走出了北大生
  “若有天堂,那必是书屋的模样”
  “我似乎觉得整个世界都呈现在眼前”
  “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我”
  书屋办起后,蒋集大变样
  感恩是人的本分
  刘延东副总理的新年批示
  “中国好人”金兴安
第二章  读书改变命运孤儿终成作家
  十岁失双亲,国家抚养他
  五十载师生情
  相濡以沫的爱人
  “有钱买米,万事不愁”
  自学能成才
  图书资料员梦想当作家
  安徽大采风,感恩新时代
第三章  书屋报乡亲农民笑开颜
  “怎么回报你,我的父老乡亲?”
  决心给家乡建书屋
  万事最难在开头
  县委书记现场办公
  众人拾柴火焰高
  书屋开馆,孩子们笑了
  用准备给儿子结婚的钱盖阅览室
  作家书屋被纳入农家书屋工程
第四章  善行善举大接力农家书屋创第一
  书屋挂上“育才图书室”的牌子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书屋有了义务管理员
  “回家看看的感觉真好!”
  感恩之心是可以传递的
  “安徽省第一家农家书屋”挂牌
第五章  星星之火燎原八皖
  农民的文化乐园
  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以书屋为家的老人
  “没有围墙的学校”
  兄弟相传守书屋
  这边风景独好
  远近闻名“读书村”
  夫妻书屋
  大学生管理员
  农家书屋开,百姓乐开怀
  安徽省在思考
第六章  书香中国润百姓  国家工程谱新篇
  西北:接续“耕读传家”文化
  华北:乡村明天的希望
  东北:书香浸润黑土地
  华东:书屋聚得人气旺
  华南:南国四季飘书香
  西南:全民阅读一个不能少
  华中:农家书屋惠农家
  国家书房明天会更好
后记
  精神的一次长途跋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农家书屋是政府在全国广大农村建立的专门满足农村人口阅读需求的公益性书屋,农家书屋工程是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自2007年在全国推行以来,至2015年底,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
政府建设农家书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通过每个设在农民家门口、由农民自己管理的书屋,为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电子音像视听产品。这种文化服务完全是公益性的。从总体上看,农家书屋自创建以来,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视听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近年来,围绕着农家书屋也出现了不少不谐...
政府建设农家书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通过每个设在农民家门口、由农民自己管理的书屋,为农民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电子音像视听产品。这种文化服务完全是公益性的。从总体上看,农家书屋自创建以来,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视听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近年来,围绕着农家书屋也出现了不少不谐之音。有的地方将农家书屋变成过期书报刊的推销地,或借捐赠之名,将那些农民并不需要的书刊装备给农家书屋;有的农家书屋管理不善,建成后不能定期开放,门可罗雀;有的农家书屋成了摆设,缺乏吸引读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农民基本上不进书屋看书;有的农家书屋图书陈旧过时,书刊保管不善,丢失严重……农家书屋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时常被媒体曝光。农家书屋几乎沦为不受待见的孩子,姥姥不疼奶奶不爱,人人皆可指摘批评。
然而,2014年至2016年,我一次次地走进安徽,走进安徽的“西伯利亚”——定远县,走进处于江淮分水岭上、土地贫瘠的定远县蒋集镇,看到了一番动人的景象。在蒋集镇,农家书屋办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红火。书屋面积从260平方米扩大到了600平方米,藏书从最初的两三千册增加到五万多册。徽派建筑风格的书屋矗立在公路旁,优雅秀丽,别具特色。每天放学时,在书屋门口,学生们排着长队等待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忙得满头汗水。逢农历每旬二、四、七、九日镇上赶集的日子,阅览室里总是挤满了人。
农民们或翻阅实用的图书,或聚精会神地观看农业技术光盘,或上网浏览新闻、观赏电影……这里还设有专门的留守儿童之家,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每人每周可以在此拨打三十分钟的免费电话,向远方的父母倾诉思念之情,汇报学习情况。“爱心角落”的白墙上,贴满了孩子们写给在外奔波辛劳的父母的心里话,或表达对父母的牵挂,或记录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蒋集农家书屋,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室或图书馆,它是留守儿童之家,是农民学习知识和文化娱乐的乐园。

 国家书房——“中国好人”金兴安和第一家农家书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