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笈录存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秘笈录存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15943
作者: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编辑推荐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编写的《秘笈录存(近代史资料专刊)》作为《近代史资料专刊》的一种,初版于1984年,主要辑录了民国北京政府总统府秘书厅所存,1919~1921年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期间,北京政府与中国出席和会代表及驻外使馆间的往来文电等档案文献史料。

 
内容简介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编写的《秘笈录存(近代史资料专刊)》由徐世昌任北京政府大总统时期秘书厅归档后的电报编纂而成,辑录了有关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大部分重要文件。《秘笈录存(近代史资料专刊)》本次再版重印之时,《近代史资料》编译室又对该史料集重新进行了加工整理,尽可能地订正了1984年初版时遗留的部分讹误。

目  录
前  言
《秘笈录存》作为《近代史资料专刊》的一种,初版于1984年,主要辑录了民国北京政府总统府秘书厅所存,1919~1921年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期间,北京政府与中国出席和会代表及驻外使馆间的往来文电等档案文献史料。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不仅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更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但是,以往的历史叙述中,它更多地是作为中国“外交失败”的典型事例,而成为“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北京和导火索。会议本身的具体过程,特别是中国外交家们的努力与挣扎,却往往被忽略不计或有意回避了;即使不得不提及之时,也大多仅是从“可以看到北京政府的昏聩和卖国,以及帝国主义者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等等侵略罪行”的角度,为爱国运动的合理性提供具体历史细节的支撑。然而,历史本身的曲折与复杂,常常远远超过史学家的描述,乃至文学家的想象。《秘笈录存》保留的“两会”档案文献,或许可以为我们揭开历史衣襟的另一端边角: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中国外交的转折是从两会开始的。对于《秘笈录存》整理工作,略需说明之处有三:第一,该资料集最初是在原大总统徐世昌主持下,由曾任北京政府印铸局局长、总统府秘书长的吴世缃(笈孙)负责整理编辑的。该书初稿完成于1927年,但当时并未刊印。后在《近代史资料》编辑部主持下,由当时天津历史博物馆董效舒、张树勇、张黎辉共同编辑整理,于1984年作为《近代史资料专刊》公开出版。据初稿编者《凡例》所言,当年编辑该书的目的,是“在使后人知我国在会经过困难真状”,所录档案“专以在(总统)府秘书厅经阅录存者为限”,而“非正式报告及各方私人通电无关重要者,概不登录”。事实上,当时北京政府与在会各使来往通电还有很多,但编者认为“不便登录者”,及“未及检存者”,均付阙如。从资料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书中所录多为各使来电,北京政府致各使的去电极少。编者为北京政府当局者辩白、回护的目的,在资料的选择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其次,原编者在《发刊时应注意之件》和《凡例》中,也明确表示,“原电中有伤及友邦情感及揭明某国某人似有不便者……多所删易”,“其不便直录而又万难从删者,或隐其名,或删数语,或以正式文电改列附录,或易为编者口吻列按语”。这无疑给读者和整理者都带来极大的困难,也请使用时注意。第三,正如初版编者所言,因原稿是未定稿,所以舛误之处较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原稿编者解释为:“隔洲通电,错落自多,洋文译汉,文义一字轻重,关系颇巨,故错落处如不克纠正者,即存其旧,不再附会补正。”因此原稿中子不少地方有空格,有的人名、地只有中文译音,有的只有外文原文,甚至还有脱漏的电报本文。初版刊印之时,整理者尽力作了补充和订正,对同一人名地名在不同电文中的不同译音一律保持原貌,不予更动,并增附了《中外人名表》、《中外译名对照表》和《译音表》,方便读者查对。本次再版重印之时,《近代史资料》编译室又对该史料集重新进行了加工整理,尽可能地订正了1984年初版时遗留的部分讹误。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和议之动机 第一节 德军败退及奥匈求和 驻丹颜公使电七年九月四日德军于四月间,以吕白雷至圣刚旦战线为集点,四次烈战,节节进行。七月中达马辜河,忽遇英、法反击,后备雄厚,司令统一,德军不克抵御,且战且退。月余所失土地、俘虏,已逾前得之半。现英、法继续猛攻。惟德人称战线既缩短,易于抵御,不久局体当变,德军无倾覆之虞云云。惠。四日。驻丹颜公使电七年九月十六日奥匈政府十四日直接间接照会各交战国,请派员早日在中立国开诚磋议和局。驻京和使想已将照会全文转达。据柏林各大报言论,谓奥匈发起议和,德未预闻。此项举动,适足示弱,甚至反召[招]危险,和局难望有成等语。丹报议论大致相同,亦以奥国此项举动,难望收效为言。特闻。惠。十六日。驻法胡公使电七年九月十六日各报载,维也纳通信社公布奥国政府正式宣言,拟请各交战国派赴中立国研究和议问题。法国报章仍持冷淡态度。德。十六日。第二节各国对德奥议和论调及德拟与比单独媾和驻英施公使电七年九月十六日据本日路透电称,中央同盟国现切实施行媾和手续三种:其一、奥国业已致书各交战国、中立国暨教皇,拟开媾和会议,无须提议休战,而以两方不生效力之方法于秘密中讨论媾和条件。其二、德国拟与比国单独媾和。其三、德国在海尔新福斯(Mt.Helsing—f0)之代表提议不攻东部喀来利亚(K.drelia),惟须协约由摹南沿海一带(Munnancoast)退兵,方允照办云云。查关于此项消息,目下只有第一次所刊电文而已。据报馆论调谓以上所拟各节,实德国参谋部一时权宜之计,以图稽延时日,俾得及时重整军旅,并为种种守御之设备耳。德奥两国政府预料此等手续必为协约国所拒绝,惟正欲利用协约国之拒绝,以屈服其国人,谓协约国立意将彼等征灭乃已;如是,则必须死力抵拒,以为背城借一之计。现英政府并未接到奥国正式通告,将来亦必不允将此等手续置议也。肇基。十六日。驻和唐公使电七年九月十七日德在西方受挫,军心将摇。现由奥提议媾和,意在缓兵;且欲国人知敌忾方深,以间接振其士气,决非诚意愿和。此系同盟方面看法。和人感情稍异,惟亦以奥提议为难有效。谨闻。复。十七日。驻法胡公使电七年九月十八日奥国提倡讨论和议。昨法上议院开会,法总理宣言:法牺牲太甚,既为德所逼,只能以武力解决。美外部奉总统命宣言:和约问题屡经公布,现无可讨论。英外相亦不允可。再,德国公爵比后妹婿承德政府意旨,八月二十三日致书比政府,欲与比单独媾和。开列五条,所谓如大和议前比能确守中立,当担保归还比国全土,但比应赞助归还斐洲德属地。比政府以此事告联军国。昨日,各报宣布法国舆论,均谓德此举系欲阻联军由比进兵,欺比太甚云。德。十八日。第三节德国媾和意见暨美总统之主张 驻法胡公使电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报载,二十四日德首相在国会委员会讨论美总统上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布和议十四款,本可作为研究基础,但须视各国能诚心就商,保障人民自由公正与否。同日,德国电,社会党多数提议改组政府,社会党加入阁员。届时拟请新政府宣布:上年七月十九日发表和议意见,一律实行,应声明德国加入各国联合大会,以和平手续解除纷争,并废除军政主义。又归还比国全土,讨论赔偿其损失。又恢复塞尔维亚、黑山国自由。至阿尔萨斯、罗伦两省,可许为自治等语。德。二十五日。附录美总统威尔逊和平十四条件一、公开之和平条约,以公开之方法决定之。此后无论何事,不得私结国际之盟约。凡外交事项,均须开诚布公执行之,不得秘密从事。二、领海以外,无论和平或战时,须保绝对的航海自由。但于执行国际条约时,得以国际之公意,封锁一部分或全部分之公海。三、除却各种关于经济之障碍物,使利益普及于爱和平及保障和平之各国。四、立正确之保障,缩小武装至最低额,而足以保护国内治安为度。五、对于殖民地之处置,须推心置腹,以绝对的公道为判断。殖民地人民之公意,当与政府之正当要求,共适权衡。此种主义,各国须绝对尊重,不得丝毫假借。六、凡已被占据之俄国领土,须一律退还。凡关于俄国种种问题,须协助其自由发达为前提,俾其自定政策,建设相当政府,入于自由国民团体之下,并供给其一切需要。P3-5

 秘笈录存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